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简要介绍近年来配色设计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并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及可行的相关理论.方法 从色彩表达模型、色彩意象和配色设计方法3个方面对配色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色彩表达模型介绍了色彩空间、色彩网络等对配色设计问题进行形式化表达的模型研究;色彩意象介绍了个性化偏好、感知意象、情感意象和文化意象等四种意象指标的研究;配色设计方法介绍了各类智能算法的应用成果.结论 归纳了配色设计领域的研究结果应用性、配色方案的编码设计、意象目标的中介性、洗牌和色区操作等问题和研究需求,提出并讨论了超图、语义空间映射和非等位基因交叉等理论与方法在解决配色设计本质问题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设计师与用户对产品意象认知方面的差异性,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方法分别以设计竞赛作品与市场畅销产品作为主体对产品感知意象的映射载体,提出了基于同构与异构两种编码原则的产品基因网络模型。通过绘制同构基因网络图谱与异构基因网络频谱,分别对比分析两类基因节点的重要性与关联性。以保温杯为实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论通过对同类产品在竞赛与市场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信息所构成的基因网络进行对比研究,可以降低设计师与用户对产品意象的认知差异,辅助设计师从宏观角度用联系的观点把握用户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4.
面向产品概念设计为任务的团队协作机制创新需求,尝试将开源软件和维基百科的开放式异步协作模式移植到设计团队中,为了探索设计团队在异步协作模式下提高创新产出的方法,在前期真人实验研究结果基础上,建立了设计师决策行为模型与团队协作多Agent仿真模型,并以设计软件平台为基础开发了原型系统。以产品配色为任务,通过调整团队中"引用"与"原创"两种决策偏好的Agent结构比例,开展异步协作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引用型设计师占优的团队的协作产出质量明显高于原创型设计师占优的团队,但引用行为的积极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团队规模与成员构成的组合才能得到发挥。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设计团队相对较优的异步协作模式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创业教学的重视程度剧增,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双创"型人才培养需求,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文章着重探讨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推广课程的建设,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现存教学的不足,厘清教学改革的思路,从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流程重组三个方面的实践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图像中提取的特征色通常表达为一系列单色,即基于聚类法得到的聚类中心。在以图像色彩意象再现为目标的配色方案优化中,很少考虑提取色的聚类分散度,导致配色方案的色彩过于集中在聚类中心而失去了多样性。基于聚类结果为优化过程提供更精准有效的约束。方法 首先用K–Means聚类方法从图库的每一幅图中提取若干特征色彩,并集中表达在可视化的三维色彩空间中;然后用户通过交互方式人工选择色彩构筑一系列定制色彩空间,作为色彩变化的约束条件,即约束空间;并设计了基于约束空间的配色优化交互式遗传算法。结果 以非遗图库的色彩意象再现为目标,基于平面设计的色彩优化任务进行了测试,在效率和满意度两个方面均表现良好。结论 解决了提取色重用的约束条件施加方法问题,有效利用了提取色的分布信息,使优化过程可以更精准地再现原始图库的意象,特别是色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配色过程中意象表达的不稳定性,在配色方案中,辅助设计师将隐性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方法设计师使用心仪图像作为配色意象的参考,并采用交互式遗传算法开发辅助设计师的配色技术,将提取的各种色彩组合映射至配色对象,供设计师评价与选择。在CorelDraw平台上搭建原型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以敦煌壁画为配色意象来源,进行图像配色的实例分析。结果实现了方案的自动批量生成及其概率选择、交叉重组、变异、色区调整等系列遗传操作,得到了与图像意象融合的最优配色方案。结论在色彩提取值框架内,设计师通过交互式遗传算法辅助软件,从全局视角观察配色方案,在人机互动作用下,逐步优化方案,以便在短时间内搜索到符合设计师配色思维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公共设施的设计是城市环境形象营造的重要环节,如何将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是其重点。镜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元素,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文章分析了镜像元素在精神层面和功能层面带来的影响,列举了镜像材料介质的分类与成型工艺,最后结合实例阐述了不同公共设施中镜像元素的运用情况,为公共设施的创作实践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