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内力和变形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上非线性徐变模式。采用增量法和迭代法,通过计算机分析了受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全过程。计算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细长构件的二次弯矩作用以及变形和内力的重分布。试验和理论计算的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钢板-砖砌体组合柱中对拉螺栓间距、钢板厚度与结构胶侧向黏结力对钢板局部屈曲的影响,对6个钢板-砖砌体组合短柱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螺栓间距与钢板厚度之比的减小,钢板局部屈曲变形程度相对降低;可见屈曲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为70%~85%左右;在有结构胶侧向黏结力作用下,钢板的局部屈曲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使得采用应变片读数判断的钢板局部屈曲临界点与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对应的荷载值可能存在差异。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拟合分析得到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的钢板应力计算模型,提出轴心受压钢板-砖砌体组合柱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的承载力计算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知,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指导类似构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板-砖砌体组合柱中对拉螺栓间距、钢板厚度与结构胶侧向黏结力对钢板局部屈曲的影响,对6个钢板-砖砌体组合短柱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螺栓间距与钢板厚度之比的减小,钢板局部屈曲变形程度相对降低;可见屈曲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为70%~85%左右;在有结构胶侧向黏结力作用下,钢板的局部屈曲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使得采用应变片读数判断的钢板局部屈曲临界点与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对应的荷载值可能存在差异。基于试验数据,通过拟合分析得到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的钢板应力计算模型,提出轴心受压钢板-砖砌体组合柱钢板发生可见屈曲变形时的承载力计算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知,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指导类似构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锚栓生根、焊接生根、增大截面生根等三类共5个加层连接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足尺模型试验,对混凝土框架顶部直接加层钢结构连接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类加层节点的破坏形态均为混凝土梁端受弯破坏,混凝土与钢结构之间的螺栓及焊缝连接性能良好,连接过渡钢板未出现明显变形;增大截面生根节点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抗震性能优于锚栓生根节点和焊接生根节点;锚栓生根节点和焊接生根节点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图9表5参8  相似文献   
5.
王茂龙  曹双寅  刘明 《工业建筑》2003,33(4):37-38,86
通过对结构局部参数的修改 ,使结构自身的动态特性满足预定的设计要求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修改方法。此方法根据原始结构的振动信息 ,只利用与修改点自由度有关的结构特性函数 ,不需要进行结构特征值计算即可进行局部参数的修改 ,简单方便。通过数值算例及模型试验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张建文  曹双寅 《工业建筑》2013,43(1):108-111
通过推出试验研究型钢翼缘外侧焊短钢筋时与轻骨料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短钢筋采用垂直焊和水平焊两种方式,间距设置了100 mm和200 mm。试验中考虑未设置剪力连接件的对比试件,试件均发生推出破坏。根据实测的荷载、加载端滑移数据建立二者的关系模型,分析特征黏结强度和特征滑移值。研究结果表明:剪力连接件的设置不宜过密,宜垂直于型钢翼缘焊接;型钢翼缘外侧焊短钢筋没有提高试件的黏结强度,但增加了试件抵抗滑移的能力;设计中应单独考虑自然黏结强度或剪力连接件传递剪力,不能对二者进行叠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南京上坊六朝古墓的结构安全性,基于现状调查、材性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的受力状态。结合分析结果、古墓修复的特殊性和其使用功能,对古墓采用低压渗透注浆法进行墓体加固;对墓坑渗漏水采用止水结构桩进行封堵。可以供同类特殊历史建筑物借鉴。  相似文献   
8.
用预压应力来控制砌块砌体房屋温度裂缝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近年来提出代替烧结粘土砖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在我国一些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使用。但实践证明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在使用中很容易在房屋的顶层墙体产生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对砌块砌体房屋温度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用预压应力来控制砌块砌体结构温度裂缝的新技术。试验研究证明 :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墙体的抗裂性能、抗剪强度。最后提出了有关预应力砌块砌体的设计、施工建议及细部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外贴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锚固长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敬登虎  曹双寅 《工业建筑》2004,34(12):85-86,99
采用拱体桁架模型 ,对通过外贴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端部锚固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斜裂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拱体桁架简化计算模型。分析了加固部位的确定、纤维布的理论断点 ,通过理论分析 ,得到所需的纤维布端部粘结力H ,从而确定锚固长度lf。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外贴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性能,对我国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的裂缝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提出了适用于加固构件的裂缝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钢筋—混凝土和FRP—混凝土界面间粘结力的影响。文中对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