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制备与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熔融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A)作为载体,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硝苯地平(PLA/NFD)缓释微球。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生物显微镜对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讨了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的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硝苯地平缓释微球呈现以光滑完整的球形,且聚乳酸和硝苯地平药物能够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合成的聚乳酸硝苯地平球形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而且增大硝苯地平,聚乳酸投药比,会提高微球的释放度,但包封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实验以黄原胶(XG)为改性基体材料,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单体,并添加膨润土黏土,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黄原胶/膨润土/P(AA-co-AMPS)/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较佳工艺条件为:w(膨润土)=15%,m(AMPS)=1.7g,w(引发剂)=0.8%,w(交联剂)=0.045%,聚合温度70℃,树脂最大吸水倍数数为873.4g/g,最大吸盐水倍数达108.9g/g。分析表明黄原胶、AA、AMPS和膨润土之间可能发生了交联共聚反应,膨润土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黄原胶/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黄原胶(XG)/膨润土有机-无机复合SAP(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复合SAP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XG与膨润土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当m(AA)∶m(AM)=5∶1、AA中和度为75%、w(膨润土)=5%、w(引发剂)=1.0%和w(交联剂)=0.08%时,相应的复合SAP具有最大的吸水倍率(863.8 g/g)和吸盐水倍率(109.4 g/g)。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并对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黄原胶(XG)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XG-g-AM)的合成工艺,以产品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回归综合得分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RS)法分析了m(AM)∶m(XG)比例、XG浓度和辐射总剂量(60Co-γ为辐射源)对产物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法对接枝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M已成功接枝在XG上,并且当m(AM)∶m(XG)=2.9∶1、XG浓度为9.8 g/L和辐射总剂量为5.9 kGy时,相应产品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回归综合得分的预测值(19.95)最大;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接枝率为130.2%,平均接枝效率为80.4%,综合得分为19.78,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综合得分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为聚合单体,制备了一种新型XG-g-P(AA-co-AMPS)/膨润土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对Hg2+的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借助SEM、FT-IR和XRD对其结构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XG-g-P(AA-co-AMPS)/膨润土复合材料主要通过配位吸附等方式吸附Hg2+,吸附Hg2+后材料的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耐盐型的XG-g-P(AA-co-AM)/AC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其吸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凹凸棒黏土(AC)表面的硅羟基可能与丙烯酸(AM)、丙烯酰胺(AA)和黄胞胶...  相似文献   
8.
以可溶性玉米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淀粉基材料-淀粉微球(CSM).研究了淀粉基材料-淀粉微球(CSM)对苯胺的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微球及其吸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SM对苯胺的吸附行为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等温吸附线和热力学计算结果都显示CSM对苯胺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吸附.  相似文献   
9.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黄原胶/膨润土复合树脂。研究了复合树脂对Cu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分析了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树脂及吸附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303K、313K和323K温度下,复合树脂对Cu2+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行为可以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吸附后复合树脂的结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交联淀粉聚合物微球对锌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淀粉聚合物微球(CSMs),研究了CSMs对Zn2+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性质,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淀粉聚合物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CSMs对Zn2+的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不同温度下,CSMs吸附Zn2+的吸附自由能变、焓变、熵变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自发、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降温有利于吸附;CSMs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和配位方式吸附Zn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