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腔液固混合介质(SALi M)隔振器是一种适用于低频重载隔振的新型隔振器,它由主腔室、附加腔室、连通管道以及油液和波纹管弹性单元体组成的液固混合介质构成。根据连通管道中流体运动的动量方程建立隔振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非线性流体阻尼线性化,得出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阻尼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等效刚度和阻尼具有复杂变化特性。连通管道内部油液流动受到流体阻尼力、管道内部液柱惯性力的综合影响,系统等效刚度可能会出现渐软、渐硬、振荡等复杂特性。运用MTS试验机测试隔振器在简谐位移激励下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并搭建隔振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所得结论,为下一步的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一种新式的变刚度阻尼隔振器,利用NI软硬件平台,搭建半主动控制试验系统。提出一种RMBC(Reference model based control)控制策略,研究半主动隔振系统在线性扫频激励和随机组合激励下的工作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扫频激励,半主动隔振系统可以有效地规避共振;对于随机组合激励,半主动系统可以根据当前工况选择最佳输出阻尼。半主动控制试验验证了RMBC控制律的有效性,同时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可为下一步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智能网络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多角度客观分析了电力通信与智能电网,多层次详细探讨了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技术的运用,新能源、配电、变电等方面,优化创新电力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新时期智能电网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TSMC0.13μm CMOS工艺,设计了应用于移动数字电视调谐芯片的宽带VCO。能覆盖UHF和L频段的频率综合器只使用了一个VCO,从而使得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得以减小。为了得到较低的相位噪声并且在宽的调谐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度恒定,移除了交叉耦合VCO的尾电流源采用直接电压偏置。VCO电源电压为2V,调谐范围为2.56G Hz-3.84G Hz,仿真结果表明在2.56G Hz和3.84G Hz频偏100K Hz时相位噪声分别为-105dBc/Hz和-95dBc/Hz,整个调谐范围内输出电压峰峰值变化8%,直流功耗15mW。  相似文献   
7.
双腔固液混合介质隔振器可以通过改变联通管道的节流面积调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设计了一个主动控制阀组,通过控制四个分支油路的通断可以实现对于整个油路节流开度的近似连续调节。对于不同节流开度下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控制阀组的流通特性,可以有效控制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介绍了FEBC(Frequency Estimation Based Control)控制策略基本原理,并用不同方法对于振动信号基频的实时辨识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基于FEBC控制策略,对于双腔隔振系统的半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变刚度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的规避共振峰值,提高隔振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