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武器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将(NH4)HF2与MnO2混合均匀后经热处理制备了掺F-的MnO2正极材料MnO1.99F0.01,并制备成锂锰一次电池。XRD测试表明F-掺杂改变了MnO2正极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F-掺杂提高了锂锰一次电池的放电比容量,放电比容量从200m Ah/g提高到225m Ah/g;此外,F-掺杂改善了Li/MnO2电池的储存寿命,储存寿命增加到16a。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锂原电池的应用现状,包括锂-二氧化硫电池、锂-亚硫酰氯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二硫化铁电池与锂-氟化碳电池;展望了未来锂原电池的发展趋势是微小型锂原电池、复合正极锂原电池及新型氧化物正极锂原电池。  相似文献   
4.
以Ni(NO<,3>)<,2>·6H<,2>O、Co(NO<,3>)<,2>·6H<,2>O、Mn(NO<,3>)<,2>和LiNO<,3>为金属原料,以柠檬酸为鳌合剂和燃料制备出均一的前驱体.前驱体经干燥后在氧弹中快速爆燃制备出纳米LiNi<,1/3>Co<,1/3>Mn<,1/3>O<,2>粉体,并生成了高结晶度的LiNi<,1/3>Co<,1/3>Mn<1/3>O<,2>材料,其平均粒径约为200nm.将其分别在2.8~4.6V和2.8~4.3V电压范围内以0.05C速率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8.0mAh·g<'-1>和173.6mAh·g<'-1>;以0.1C速率分别在2.8~4.6V和2.8~4.3V电压范围内循环20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9.3%和93.4%.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将Nafion部分替代PVDF作为粘接剂制备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电极,并将其组装成有机体系双电层电容器.采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研究了Nafion的添加对超电容比容量和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采用交流阻抗研究了超电容体系的频率响应特性,最后采用恒流充放电技术研究组装超电容的循环稳定性.研究表明,粘接剂中Nafion的添加能够改善活性炭电极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并能够改善活性炭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当充放电速率达到40A/g,含有Nafion粘接剂的电极比容量依然达到了68F/g,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分别达到了29Wh·kg-1,和35kW·kg-1.  相似文献   
6.
以NaCO3为沉淀剂,NH3·H2O为缓冲溶液,将NiSO4、CoSO4和MnSO4混合溶液共沉淀制备(Ni1/3Co1/3Mn1/3)CO3前驱体,将其在400-900℃热处理5h制备得(Ni1/3Co1/3Mn1/3)Ox氧化物。EDTA络合滴定、BET、XRD及SEM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i1/3Co1/3Mn1/3)Ox中过渡金属含量及结晶度随着增加,而比表面积却减小。(Ni1/3Co1/3Mn1/3)Ox与LiOH混合后在850℃热处理24h制备出LiNi1/3Co1/3Mn1/3O2材料,其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在600℃条件下热处理制备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9.7mAh·g^-1,不同倍率循环60周后,循环保持率为92.4%。  相似文献   
7.
聚吡咯(PPy)作为电池、超电容、传感器以及人工肌肉的电极材料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但PPy的稳定性一直是制约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在1M的Na2SO4和1M的NaCl的电解液体系中充放电速率对PPy电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扫描速率越高PPy电极的稳定性越好,这是由于在高扫描速率下,PPy电极的比容量相对较小,即在PPy电极掺杂/脱掺杂的过程中进出PPy骨架的阴离子较少,PPy体积变化相应较小,较小的体积变化在PPy反复的掺杂/脱掺杂的过程中必然对PPy骨架造成的损伤较小,这是其稳定性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2-巯基苯并噻唑(MBT)为底物,四甲基氯化铵(TMAC)为甲基源,常温常压电解一锅合成2-甲硫基苯并噻唑(MTBT)。取100 mL溶液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 A/dm3、n(TMAC):n(MBT) = 3:1、c(MBT)= 0.1mol/L、总电量为理论值(964.85 C)的1.5倍,产物MTBT收率达88%以上。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认为,TMAC电还原产物三甲胺协助了MBT电氧化,而且促进了MTBT的形成,与实验 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LiFePO4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改性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外LiFePO4产业化现状进行了介绍.LiFePO4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
锂锰电池由于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率低和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功能水、电表、电子标签、计算器和地下管网监测等领域。阐述了锂锰电池电极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锂锰电池的市场应用,指出了锂锰电池的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