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高帧频CMOS相机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PCI Express总线设计了一种高帧频CMOS相机图像采集系统。选用帧频250帧/s的LUPA-300作为高帧频图像传感器,通过FPGA实现对图像传感器的参数配置与图像数据处理,采用PCI Express总线作为图像数据传输总线,大大提高了传输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成像清晰稳定、拍摄速度快,可应用于高速目标的拍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一种基于磁阻传感器对炮口速度测量的方法.在分析磁阻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磁阻传感器进行炮口速度测量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及数据存储测试系统;对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波形进行整形处理,计数后就可准确获得炮弹的转数;根据炮弹转速和轴向速度的关系就可以准确得到炮弹的轴向速度,从而为一维弹道修正引信的设计提供准确的炮口速度.  相似文献   
3.
高速CMOS相机图像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某靶场弹丸炸点测试中拍摄帧频高、实时记录性强等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帧频CMOS图像采集系统。选用帧频250帧每秒的LUPA-300作为高帧频图像传感器,通过FPGA实现对图像传感器的参数配置与图像数据处理,并运用PCI图像采集卡实现图像数据的存储与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成像清晰稳定,拍摄速度快,可应用于高速目标的拍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橡胶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橡胶置换率5%和25%的混凝土作为基础试验,按纤维掺量为0、0.3、0.6、0.9、1.2 kg/m~3掺入聚丙烯纤维,研究掺入纤维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基本力学性能并给出各工作及力学性能与纤维掺量的经验计算式,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纤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抗压强度随纤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拉压比和折压比均随纤维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考虑橡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建议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小于1.2 kg/m~3。就研究结果,聚苯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9 kg/m~3。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小口径弹药对引信微型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引信保险机构.该机构具有发射保险和限位保险双重保险功能,发射保险利用弹丸发射时高过载引起的变形位移实现解脱,限位保险利用微结构侧壁间的微摩擦控制安全解除保险的时间.对微引信保险机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满足高过载条件的尺寸参数,建立了保险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对发射时解脱双重保险的可靠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机构对于实现小口径弹丸引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g_n值微加速度开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加速度开关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该装置的抗高过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满足高过载条件的尺寸参数设计公式,建立了该装置的参数化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进行了该装置的系统级建模与仿真,得出了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微加速度开关在满足高过载条件下的开关功能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单层内空、单层充液和双层充液不锈钢半球形薄壳在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并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利用验证的模型对落锤冲击三种壳结构的变形模态及其变形特点和能量吸收进行的比对研究。分析发现:内空半球壳在冲击作用下产生镜面反射式的下凹变形,冲击结束后没有明显回弹,壳体横截面没有发生扩展;而对于内充液体的壳体,由于内部液体的作用其反射下凹边缘有了较大的过渡区,在"棱区"边缘伴有向外扩展,如果冲击能量足够,冲头会对镜面反射下凹边缘区产生熨平作用,冲击结束后有明显的回弹。单层内空壳体具有较好的吸能能力,但会使壳体产生较大的顶点位移,极大的压缩了壳内的有效防护空间。双层充液半球壳可以在产生不大的变形情况下吸收较大的冲击能量,并在内壳形成一定的防护空间,而单层充液壳体其吸能及变形情况与双层壳的外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黏性泥石流携带石块撞击砌体结构的破坏机理,使用接触算法代替砂浆作用,利用LS-DYNA建立了三维实体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砌体结构在黏性泥石流与石块撞击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传播,对比了不同速度泥石流冲击有无圈梁构造柱两种砌体结构的整体响应,得到了砌体结构受混合体冲击时的破坏形式和节点位移。研究表明:对于案例中的普通砌体结构,当携带石块的黏性泥石流冲击速度小于5m/s时,结构未发生破坏,整体处于弹性状态;当冲击速度高于8m/s时,砌体结构迎撞面发生严重的局部破坏,导致整体连续倒塌;而配置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在冲击速度达到10m/s后才发生破坏,表明圈梁构造柱的合理配置能显著提高砌体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便于学生在实训中学习掌握车载网络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利用虚拟仪器平台,结合Kavser CAN总线分析仪,设计了基于汽车CAN总线系统综合实训考核装置的舒适系统平台的监控系统。介绍了此监控系统的基本架构、功能和软件设计。监控系统的程序是开放的,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设备节点运行并接收节点状态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研发低成本超早强砂浆,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超细粉煤灰和矿粉掺入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石膏为主的三元复合砂浆中,测试砂浆流动性、强度.研究表明:适度掺量的超细粉煤灰和矿粉可以较大程度增大砂浆流动性,增强砂浆的后期强度,而早期强度有所降低.当超细粉煤灰和矿粉以质量分数为5%和15%掺入时,砂浆流动性良好,抗压强度较高,2h、3d和28 d强度分别为42.9 MPa、71 MPa和124.8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