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规的钻井液提切剂(如HV-CMC、HEC等)已不能满足无固相钻井液新体系性能和环保要求,使用后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为此,以生物聚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活化、复合等工艺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弱凝胶提切剂。进行了新型提切剂的性能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并在塔里木轮南油田进行了成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提切剂具有优良的抗盐、抗温性能和高剪切速率黏度(在0.3 r/min的剪切速率下,黏度达90 000 mPa·s以上),携岩能力强,可生物降解,无毒,满足了钻井工程要求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固相萃取的最优化条件:洗脱剂组成(乙醚:甲醇)19:1,洗脱速率1.0mL/min,洗脱体积9mL,清洗剂组成(甲醇:水)1:19。液相色谱的最佳条件:检测波长224nm,流速1.0mL/min,采用梯度洗脱,开始时甲醇-水(75:26,V/V),保持6min,第7min甲醇比例上升到100%。结果,5种物质峰面积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1~0.07)pg/L之间,加标回收率82.1%~97.4%,相对标准偏差(RSD)1.1%~2.4%。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健康管理存在健康信息采集来源狭窄、健康指标数据利用效率低、信息化水平和 功能与用户及社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海外油田员工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健康管理更加快捷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实现了员工出国前健康体检、出国前健康评 估和出国后健康监测的全业务流程在线管控,同时系统自动采集体检报告,形成完整的员工健康档案,提升 了员工健康管理水平,为海外油田员工体检套餐优化、重点疾病防控和出国健康评估等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决 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方某市多水源供水现状,研究了供水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变化特征,并对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敏感区进行识别。选取了该市不同水厂供水区域内20个管网采样点2019年3月—2021年3月的余氯、浊度及总铁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管网水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供水管网水质整体较好,管网水质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供水管网末梢、老旧城区及部分供水分界点,在水源调度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管网水质中浊度与余氯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水体浊度的增加与管道内壁含铁污染物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动阶段流入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井在开采过程中必定经历气水两相流动阶段,气水两相流动的结果,必然导致煤层气藏压力动态发生变化.因此,研究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渗流理论,对于预测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动阶段井底流压的变化及产量动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动阶段地层瞬态渗流的数学模型.通过定义气水两相拟压力函数,同时考虑...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的桉木单片为原料,采用常压浸渍工艺制备ECMP,用碱量控制在4%~6%,通过与国产OCC配抄可改善成纸环压强度和抗张强度,并降低瓦楞原纸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确定煤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压差是煤层气井能够正常排采的关键,影响煤层的渗透率,进而影响了产气量。目前绝大多数的井底流压计算模型和方法都只适用于常规的油气井,在煤层气井应用上存在局限性。为此,在分析煤层气井生产压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煤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的两种方法--产能方程法和修正公式法,分别根据煤层气井不同阶段的产能方程和煤层气藏井底流压修正后的计算公式确定煤层气井的生产压差,并在柳林地区FL-EP3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公式法用来确定煤层气合理生产压差效果较好,与实际生产数据相比,使用确定的简化和修正后的煤层气藏井底流压计算公式所得出的生产压差数据误差在4%以内,为煤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和正常排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谐振式微型光学陀螺锁频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谐振式微型光学陀螺(R-MOG)系统中,为了减小由I控制器取代一阶惯性反馈环节,建立反馈控制模型,对比分析PI控制器和一阶惯性反馈环节2种反馈方式对锁于光学器件受温度、应力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各种噪声,提高环路锁频精度,在反馈回路中引入P频精度的影响.利用PI控制器设置的反馈回路能够消除环路的阶跃响应稳态误差,从而降低温度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环形腔互易性噪声的影响,提高环路锁频精度.进一步优化PI控制器参数,将优化设计的PI控制器应用于R-MOG系统,得到锁定环路阈值精度为30Hz,对应环长为7.9cm的微型环形腔可检测转动角速度为0.15°/s,并在该芯片构成的系统上观察到20°/s的陀螺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SFA252A型精梳机投产使用后,成品纱上的棉结、粗节、细节和纱线条干CV值较高的原因,提出了对梳棉机进行改造的技术措施,对精梳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对粗纱定量配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颗粒全息图的重建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编译框架(OpenMP)和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并行技术的二级并行架构颗粒全息图快速重建方法。第1级并行针对重建截面,第2级并行针对像素,同时在这两个维度进行并行重建,利用OpenMP实现图片级并行,利用CUDA实现像素级并行。以煤粉颗粒全息图为测试对象,同时采用单线程重建程序和二级并行重建程序进行全息重建,比较了两种计算方式的重建结果和计算耗时。结果表明,二级并行重建结果与单线程重建结果是一致的,且可大大缩短重建耗时; 对于分辨率为5000×5000的全息图,在重建截面数为40时,可实现48.3倍的加速比。此计算架构在数字全息的颗粒场实时在线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