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2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电工技术   890篇
综合类   996篇
化学工业   1675篇
金属工艺   940篇
机械仪表   921篇
建筑科学   1321篇
矿业工程   490篇
能源动力   309篇
轻工业   1011篇
水利工程   494篇
石油天然气   601篇
武器工业   130篇
无线电   9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27篇
冶金工业   616篇
原子能技术   334篇
自动化技术   149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89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65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主体的特点,界定并划分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的范畴和类别,建立智能建造协同创新的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①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呈现级联性、函数性、动态平衡性、不确定性和指数性特征;②智能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主体互动关系分为同质性的内部主体互动和异质性的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互动,表现出利益共生、成长进化和共享协同的特征;③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利于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CRH2/380A系列动车组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保证动车组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其高级修的质量及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动车组高级修主要由原制造企业实施,为最大化的利用企业的场地设施资源,本文从工艺流程、检修特点、施工周期等多方面考虑,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构架检修的工艺布局设计,阐述了工艺设计的注意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借鉴中医学整体观和生命观的相关理论,从认识城市有机体的生命属性入手,发现并提炼能够产生和传递城市运营所需各种能量的生命要素:廊道和功能体。阐释了其多层级、多性质和多形态的特点,提出了功能体有动力、廊道成系统、敏感点有活力的疏通策略,旨在促进城市各种能量的有机循环,从而维护城市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城市生活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5.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本文对于此课程授课过程中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高盐废水零排放结晶盐资源化是高盐废水处理发展的趋势,从已有的零排放资源化工程案例来看,其运行情况并不理想。对具有代表性的高盐废水零排放结晶盐资源化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以典型项目水质为例,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水质,为工程项目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的系统以ARM架构STM32芯片微处理器控制的心率传感器为测试平台,结合4G技术与北斗定位系统对佩戴者位置精确定位。人体的心率改变时,使心率传感器发生变化,当心率波动于危险范围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同时将佩戴者对应位置的坐标发送至云端接收机。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使用手持设备对系统进行危险区域的提前设定,当移动测试平台至危险区域,系统将报警,同时反馈位置数据给接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