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X-LINGDESIGN     
建构线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在入口处做了个与室内地面高度切齐的水池花圃,并且以落地窗将窗外的街景和窗前的水中绿影引渡到室内,当窗外的阳光洒落在窗前会客区的沙发椅座上.让人不禁觉得好似身处在自家客厅般惬意。设计师希望将空间塑造成近似儿时回忆中长居的乡村景致,像是乡下大自然的绿意蔓延、瀑布旁晃晃悠悠的翠竹林或是因日晒而龟裂的广场水泥地,一幅幅记忆里的图腾都是儿时珍贵的回忆。所以在布景和材质的使用上希望能将当时的情境转化成为工作室构成的要素,制造出接近“家”的空间情绪。  相似文献   
2.
沈志忠 《缤纷家居》2015,(Z1):160-165
阳明山,位于台北市近郊,在纱帽山之东北,磺溪上源谷中。原名草山,位于大屯火山群最高峰七星山南侧。该山风景秀丽,是个条件绝佳的世外桃源。In/Out项目的选址就是在此赏心悦目的地方,住在这里是两位医生业主的夙愿。为了实现业主的夙愿,设计师与阳明山展开了一场静涩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基于增强式学习的仿生机器鱼避障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志忠  曹志强  谭民  王硕 《高技术通讯》2006,16(12):1253-1258
研究了仿生机器鱼的自主避障控制,提出了一种集成超声和红外传感器的仿生机器鱼系统设计方案,为机器鱼安装了3个超声传感器和3个红外传感器.针对此仿生机器鱼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式学习的仿生机器鱼自主避障控制策略,给出了状态集和行为集,采用当场奖励和延时奖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习获得了有效的状态行为组合.仿真实验验证了学习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般服饰店的功能是提供消费者穿戴的对象和激发消费者对穿戴的向往。而这家位于台湾宜兰罗东的Gallery More服饰店则在上述的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了一种另类的服饰店空间体验。这个概念是把人们逛美术馆时的感受、经验及行为带入了服饰零售店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在机器鱼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志忠  王硕  曹志强  谭民  王龙 《机器人》2006,28(4):361-366
针对仿生机器鱼在目标识别、追踪任务中的需求,结合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和基于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图像阈值自适应调整策略的图像分割方法.克服了基于固定阈值的图像分割算法不能适应环境光照变化的缺点.该方法应用于仿生机器鱼的水下目标识别任务中,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服装设计是以人的形体与肌肤为考量的,设计中所运用的材料也都蕴含着有机体,因此我们设定大自然的生命体——树,为此案的设计主轴。其中万华服饰文化会馆将化身为万华最重要的一棵树,扮演着培育台湾国际服装设计人才的角色。空间的设计概念以一种有机的形态出现,并逐渐展开,象征服装设计的多元发展与其蓄势待发的创意能量。  相似文献   
7.
多智能体技术在机电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现代机电系统对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构建集成诊断、控制和监控的分散系统新思路。利用多智能体的概念,建立了集成诊断、控制和监控系统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新开发的包装装箱生产线的控制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
实现了一种基于虚拟检测线的道路车流量检测算法.利用高斯混合背景模型进行背景建模,检测出包含运动目标的图像块,系统根据超过检测线的连通区域图像面积占整个连通区域面积的比值来判断是否有车辆经过,进而实现车流量统计.  相似文献   
9.
正KOHLER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厨卫品牌,特别是厨房和浴室的产品享誉全球。在过去的一百二十二年里,它的设计往往可看到与艺术结合的身影,像是早期的产品曾被收录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或是与艺术家合作推出的商品等等。"KECTPE"这个项目主要是把这个展厅当作一个艺廊的形式来呈现,令人耳目一新。透过空间与产品的结合,使人更专注于品牌本身的设计本质,激发人们对于KOHLER背后的故事和品牌精神的兴趣与好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只适用于呈近似指数增长趋势的原始数列,而GM(2,1)模型适用范围更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但由于计算复杂,以及模型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电力负荷预测上鲜有人研究。现将GM(2,1)模型运用于短期的电力负荷预测中,详细列出参数的计算过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M(2,1)模型比GM(1,1)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并且G M(2,1)模型预测的精度基本不受数据的影响,使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