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唐树和  徐芳  王京平 《应用化工》2007,36(1):22-24,28
采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探讨了废水酸度、交换时间、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树脂再生所需的合适温度和再生剂浓度。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具有交换容量大、交换效果好、树脂再生条件较简单等优点。并对实际含铬废水进行了处理,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为1 540 mg/L,处理量达52 BV(床体积)时,出水中Cr(Ⅵ)的浓度仍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树脂交换容量约80 mg/g。用8%NaOH溶液,在50℃条件下进行再生效果较好,再生率大于95%,可实现树脂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京平  陈芳 《冶金分析》2005,25(3):61-63
研究了以亚甲蓝-PAN-6S作混合指示剂,EDTA滴定法测定钢帘线镀层中的铜和锌.在pH 5.4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介质中,以亚甲蓝-PAN-6S试剂作络合滴定指示剂,以EDTA为滴定剂进行了铜和锌的连续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敏锐,准确度高,铜锌比例在1∶10~10∶1范围之间相互无影响.方法可用于钢帘线镀层中铜、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热量仪(DSC)研究了PVCS—2500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玻璃化转化温度(Tg),并和PVCS—1000、S-1700树脂进行了比较。并对配合、加工和在105℃级电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和低聚合度PVC树脂相比,PVCS—2500树脂的分子量增大、分布变宽、Tg升高,导致材料的加工温度升高,力学性能提高。可制造优级的耐热电缆料。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后交联及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偏苯三酸酐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TMA),研究了TMA树脂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MA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丰富的微孔,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吸附过程为典型的物理吸附,其等量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和熵变均为负值。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在TMA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TMA树脂吸附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7.
8.
读者还记得高兴花园吧。就是让卢湾区的动迁居民高高兴兴迁入新居的那个爱民工程——高兴花园。在第一批动迁居民入住后,笔者曾到现场走访过,入住的居民异口同声地说,新房宽宽敞敞,比原先住的危棚简屋是没有话说啦,唯一担心的是配套不齐全。现在所有的配套设施全建好啦。昔日荒芜的市郊农田,已经变成了市民向往的安居乐园。  相似文献   
9.
赵小波  王京平  杨兴裕  孔祥燕 《广东化工》2009,36(6):159-161,267
文章就中锰矿中锰和铁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在pH为5.4的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介质中,以Cu+EDTA—PAN-6S作混合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锰;在pH为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以PAN-6S为指示刺,甩EDTA络合滴定铁;终点变色敏锐,准确度高,锰、铁比例在1:10~10:1范围之间相互无影响。此方法可用于中锰矿中锰和铁的连续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半静态法将鲫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铜溶液中,研究了不同时间段铜在鲫鱼内脏、鳃及肌肉中的积累特征,通过曲线拟合研究铜在鲫鱼诸部位的积累量随暴露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铜在内脏、鳃及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内脏和肌肉中积累速率由快到慢,拟合结果显示积累量与暴露时间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鳃中积累量与暴露时间在低浓度时呈直线关系,高浓度时呈对数关系。鱼体各部位对Cu的积累能力为内脏>鳃>肌肉,且内脏中Cu的积累量大大高于鳃及肌肉。最大生物浓缩系数(BCF)值计算表明,在较低浓度下,鲫鱼对重金属Cu具有极强的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