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Ni0.6Zn0.4Fe_2O_4,研究了晶化温度对样品纯度、粒度、形貌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化温度为160℃时,粒子形貌不规则,并未完全形成Ni0.6Zn0.4Fe_2O_4;纯相Ni0.6Zn0.4Fe_2O_4的形成温度为180℃,粒子呈类球形结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25nm;但温度高于180℃时,尖晶石结构不稳定性增加,有杂相α-Fe2O3生成,粒子明显增大,团聚严重。晶化温度180℃,晶化时间8h制得的纯相纳米Ni0.6Zn0.4Fe_2O_4吸波性能最好,损耗因子在3.5GHz处达到最大值为1.08。利用共振损耗理论对纳米镍锌铁氧体的吸波机理进行分析,通过Helmholtz方程推导出纳米镍锌铁氧体本征振动频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成本低,污染少的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前驱体后再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最终的纳米锰锌铁氧体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复磁导率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粒径、和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反应物的种类及配比对锰锌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当反应物采用氯化锰、氯化锌、氯化铁,m(Mn)∶ m(Zn)∶ m(Fe) =4∶ 1∶10,得到Mn08Zn0.2Fe2O4粒子,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其粒子呈球状,粒径在10 ~ 20 nm.网络矢量分析仪表明,当吸收厚度为2 mm时,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电子作业日益成为一种有效、便捷的作业传递方式,特别是在创建绿色校园的背景下,这种无污染的作业传递方式更是被大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三正丁胺和三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介孔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模板剂对天然丝光沸石制备介孔材料的孔结构、形貌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均较好的保留了丝光沸石的晶体结构,孔径主要分布于2~10 nm之间,孔型为片状颗粒堆积形成的狭缝孔。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制备的介孔材料性能较好,比表面积达到18.785 m2/g、平均孔径为13.495 nm、孔容为0.0844 cm3/g。  相似文献   
6.
以F68(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为模板剂,铝酸钠和水玻璃为铝源和硅源,按物质的量比为1∶120∶1233,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对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的孔径、比表面积、孔容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增大,合成的介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孔径分布逐渐均匀.氢氧化钠浓度为11 mol/L时合成的介孔材料性能最佳,此时比表面积为165.42 m2/g,平均孔径23.03 nm,孔容0.85 cm3/g.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电子作业日益成为一种有效、便捷的作业传递方式,特别是在创建绿色校园的背景下,这种无污染的作业传递方式更是被大家所接受。选择恰当的电子作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水热法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反应前驱体,静置陈化后进行晶化反应,经过洗涤及烘干,得到纳米Ni0.6Zn0.4Fe2O4,并用XRD、TEM、PNA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水热法中晶化时间对样品粒度、形貌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反应在8h时颗粒呈类球形结构,结晶完整,平均粒径约为20 ~ 25 nm,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晶粒明显长大变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当晶化温度为180℃,晶化时间8h时制得的纯相纳米Ni0.6Zn0.4Fe2O4,在1~8 GHz宽频段内,损耗因子在3.2 GHz处达到最大值为1.08,吸波性能最好,提高了铁氧体在低频L、S波段范围内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