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传递路径分析是分析车辆噪声的重要手段,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是对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改进。首先建立车内噪声的运行传递路径分析模型,介绍传递矩阵的求解算法。针对某乘用车车内噪声问题,进行运行工况下传递路径分析,获得各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率,为制定合理的车内降噪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自由度动力学原理对频域载荷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对传递函数病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动态载荷识别方法中响应点位置对传递函数病态性及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为降低载荷识别误差特别是结构共振频率下的识别误差,基于传递函数的相干分析定义了传递函数相干因子,并提出以最小传递函数相干因子为目标的动态载荷识别位置优化的传递函数相干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场测量的多孔材料声学特性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基于现场测量估计多孔材料的特征阻抗和波数等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PU探头可以同时测量声场中某一点的声压和质点运动速度的特点,借鉴双空腔法原理,通过测量不同边界条件下多孔材料的表面阻抗,经过计算得到材料的特征阻抗和波数。并对不同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比较合适的边界条件组合。通过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克服了基于阻抗管方法的缺点,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由功率谱密度重构路形谱的方法仅能生成高斯路形谱。高斯分布概率密度分布曲线较低的"拖尾"厚度决定了其难以对各类有着剧烈路面起伏的严酷道路进行有效描述。根据威布尔分布的高阶矩特性,推导了具有指定峭度的威布尔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而以ZMNL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由高斯白噪声产生指定功率谱密度与峭度的对称幅度威布尔分布随机变量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在保持功率谱密度(函数)曲线的前提下,通过指定不同的峭度值,产生不同严酷程度的路形谱。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试验场可靠性试验道路谱重构,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道路模拟试验以及各种车辆仿真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非高斯道路模型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吸声材料广泛应用于车辆噪声控制中。将响应面法引入整车声场建模中,研究对象为敷设有大量吸声材料的某商用车驾驶室。首先通过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选定需要的设计变量,进行试验设计,建立考虑吸声特性的驾驶室仿真模型,用以进行数值试验得到响应变量,进而构建驾驶室声场的响应面模型。应用得到的响应面模型对驾驶室各位置吸声材料的厚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在减少吸声材料厚度的同时也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石油行业中的爆炸冲击为研究背景,研究了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爆炸冲击环境下测量时存在的零漂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采用和MEMS加速度传感器电气模型等效的电阻式应变电桥,通过大量试验,排除了电路串扰、应变片自生信号等可能的原因,确定了电缆内由于摩擦生电效应产生的干扰信号是形成零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电缆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缆的大柔性和低机械阻抗能够减少物理运动和应力波耦合的影响,石墨填充剂可将摩擦生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引入电气地,从而可有效改善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爆炸冲击环境下测量时存在的零漂问题.  相似文献   
7.
吸声材料广泛应用于车辆噪声控制中。本文将响应面法引入敷设有大量吸声材料的整车声场建模中,研究对象为某商用车驾驶室。首先通过面板声学贡献度分析选定了需要的设计变量,进行了试验设计,建立了考虑吸声特性的驾驶室仿真模型,用以进行数值试验得到响应变量,进而构建了驾驶室声场的响应面模型。基于得到的响应面模型,对驾驶室各位置吸声材料的厚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在减少吸声材料厚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赵扬  王彬星 《测控技术》2004,23(11):24-26
基于结构声辐射机理,建立了结构声主动控制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控制系统简化分析,从理论上探讨结构声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鲁棒性能及其最优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递路径分析是分析车辆噪声的重要手段。针对在中高频范围内,产品不同个体的频率响应函数的幅值和相位均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提出了运行工况下的能量传递路径分析。并应用于某重型商用车的车内噪声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和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结果相比,在同样的求解条件下,能量传递路径分析得到的传递函数的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运行工况下车内噪声的声源贡献率,以噪声源附近的响应为参考激励,建立了运行工况下车内噪声的传递率模型,研究了车内噪声传递率的测试分析方法,并针对矩阵病态程度随频率变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传递率矩阵的计算方法。通过某重型汽车实车实验对传递率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分析了该车车内噪声的声源贡献率。结果表明,建立的车内噪声传递率模型和提出的传递率矩阵计算方法能够用于分析实际车内噪声的声源贡献率,具有易于操作和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