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分别应用含羧基的嗯唑烷和乙醛酸对皮粉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对铬鞣剂的吸收率以达到减少铬鞣污染的目的。结果表明,在303K,pH值为4.5条件下,白皮粉对铬吸收量W(CP^3+/W(皮粉)为15.91mg/g,低于乙醛酸改性皮粉的铬吸收量25.45mg/g和嗯唑烷改性皮粉的铬吸收量33.57mg/g。含羧基嚼唑烷改性皮粉吸收铬共分两个阶段进行:一个快速初级阶段和缓慢的第二阶段。快速阶段约1h,吸收量为50%;4h后基本达到吸收平衡,此时吸收量为33.07mg/g。在303,308,313,318K条件下嗯唑烷改性皮粉最高吸收量分别为33.57,37.78,45.5,57.14mg/g。乙醛酸、嚼唑烷与胶原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等基团引入皮胶原,增强了胶原对铬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范浩军  石碧 《中国皮革》2003,32(7):21-23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蛋白质 -SiO2 无机纳米杂化材料。FTIR研究表明 :正硅酸乙酯水解产生的高表面活性微粒 ,与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侧基的 -C =N -基团发生了键合反应 ,并生成了新的化学键Si-C ,同时前驱体水解产生的Si-OH ,与蛋白质分子的侧基CH -OH间也可发生缩合反应 ,因而在有机相和无机相之间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纳米粒子的尺寸随制备条件和SiO2 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当SiO2 含量小于 3%且控制前驱体慢慢水解时 ,生成纳米粒子的尺寸均在 5 0 - 80nm之间 ;当SiO2 含量高且水解速度较快时 ,粒子的尺寸一般分布略宽且高于 10 0nm ;前驱体水解后 ,产生的SiO2 粒子在蛋白质中分散均匀 ,未发现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型醛酸鞣剂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在戊二醛分子中引入羧基,即形成了醛酸,醛酸中的醛基可直接与蛋白质中的-NH2结合,而-COO-既可与-NH2作用又可与铬形成络合物,进一步促进了铬的吸收和交联,使成革更加丰满,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从而体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5.
现代热分析技术在皮革涂饰材料结构和性能检测中的应用(Ⅱ)范浩军,石碧,彭必雨(四川联大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4动态热机械分析谱(DMA)DMA是由热力学分析法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用DMA可以定量测定试样在一振动的交变应力负荷下作为温度、时间和频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现代热分析仪如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差热分析仪(DTA),热重分析法(TG)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等在皮革涂饰材料结构和必能检测中的应用,它不仅使材料的性能得以量化,而且可以使分子设计的合理性得到验证,通过对材料多项性能的研究,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数,同时也为新型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纳米级TiO2或SiO2的鞣革机理及鞣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聚合物或改性油脂作分散载体,可将纳米级粒子前驱体引入蛋白质纤维间隙中,纳米颗粒在蛋白质纤维间隙中分布均匀,其尺寸均在80~90nm之间。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的有机-无机杂化作用可显著提高成革的湿、热稳定性,引入2%的纳米级TiO2收缩温度从68℃升高至86.9℃,引入3%的纳米级SiO2其收缩温度到达95.4℃。高表面活性TiO2或SiO2和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侧基的-C=N-基团发生键合反应,并生成了新的化学键Si-C,同时前驱体水解产生的Si-OH和蛋白质分子的侧基CH-OH间也可发生缩合反应,是成革湿热稳定性提高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硅化学为基础的环境友好制革技术,包括以含酶可溶性硅酸盐用于浸灰以及纳米SiO2鞣剂用于鞣制,并对成革性能及该工艺的环境友好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替代型浸灰剂用于羊皮的浸灰时皮纤维达到适度膨胀,并且成革物理机械性能及湿热稳定性均高于行业无铬鞣标准。以硅化学为基础的制革工艺用水量、废液排放量及化工材料耗用量均低于传统工艺;该工艺废液中的总固含量(TS)、总氮含量(TNC)、BOD值和COD值,分别比传统工艺降低了72%、55%、45%和31%,并且废液的可生物降解性优于传统工艺;该制革工艺中未使用铬,其成革及废(液)渣中均不含重金属铬,实现了铬的零排放,从源头防止了铬污染的产生,同时易于制革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用聚乙二醇(PEG)为亲水链段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来改性聚酯型聚氨酯8080(一种合成革行业广泛使用的聚酯型聚氨酯),通过同系聚合物的共溶剂共混改性法,制备出了一种透汽性和机械性能均较优良的复合型聚氨酯。试验中探讨了聚醚型聚氨酯的含量和聚乙二醇亲水链段的分子链长(分别使用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2000,600的聚乙二醇作为亲水链段)对复合聚氨酯薄膜表面润湿性、透汽性、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链段的聚醚型聚氨酯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8080的透湿性,并且随着聚醚型聚氨酯含量和PEG分子链长的增加,复合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降低,吸水率、透汽性和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纳米TiO2原位杂化聚氨酯及其抗菌防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将纳米TiO2引入合成革用聚氨酯膜中,并对杂化薄膜的截面形态、抗菌防霉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机纳米TiO2颗粒在聚氨酯杂化膜中分布均匀,且其粒径与TiO2的含量有关.当TiO2的含量从0.25%提高到1.00%时,纳米TiO2的平均尺寸相应的由40-50nm增加到90-110nm.该杂化膜不仅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防霉(黑曲霉)性能.同时,纳米TiO2的原位引入对聚氨酯薄膜有增强、增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