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载铜活性炭微球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热法合成的炭微球为原料,经KOH活化制备了活性炭微球,通过在氯化铜溶液中浸渍使铜吸附在活性炭微球上,得到载铜活性炭微球.采用XRD、SEM、TEM、EDS、XPS和N2吸脱附对载铜前后活性炭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抗菌活性.研究表明,活性炭微球表面负载的铜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并且随着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载铜量增大,氨水的加入可明显提高铜的负载量.抗菌结果显示,载铜活性炭微球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良好的杀灭能力.因此,它作为一种抗菌材料有望在水处理、气体过滤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互穿网络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硅氧烷预聚体与丙烯酸酯进行互穿网络聚合,制备了高性能阻尼材料。用材料测试综合实验机(MTS)测试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表明,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和聚硅氧烷(PDMS)配比为80:20、PDMS特征黏度为54.5 mPa·s、交联剂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EGDA)的用量为8%时,材料的阻尼因子tanδ_(max)达1.4。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材料的微相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阻尼材料微相结构既需要有效的互穿,又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才能使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