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多达三百多种。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具有延缓衰老、抗辐射的功效。在医药保健、化妆品、食品添加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蓝莓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聚羧酸减水剂(PCE)在共聚合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形成过程、各时间段内生成聚合物的酸醚比偏离设计酸醚比的规律与范围,以及不同引发体系对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以异丁烯基聚乙二醇醚(MAPEG)与丙烯酸(AA)作为共聚单体,采用过硫酸铵(APS)和过氧化氢-抗坏血酸(H_2O_2-Vc)两种引发体系,按照双滴加工艺合成了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反应体系中不同时间段内各单体和聚合物的含量,得到不同反应阶段生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散度、均方回转半径和单体组成(酸醚比)等参数,分析总结了APS和H_2O_2-Vc引发体系下PCE共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形成过程的特点。研究发现,在过硫酸铵引发体系下,90min时形成主链较长的聚合物,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引发体系下,60 min时形成主链较短的聚合物。并且在两种引发体系下,各时间段内生成聚合物的酸醚比都偏离初始设计值,反应初期(0~120 min)生成聚合物的酸醚比小于设计值,反应中期(120~240 min)生成聚合物的酸醚比高于设计值,在单体滴加结束时达到最大值,最大偏离值超过设计酸醚比的160%以上,反应后期(240~330 min)生成聚合物的酸醚比取决于引发体系和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3.
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建筑材料用可分散乳胶粉的制备方法,测试了乳液的不同性能。用激光粒度测试仪测定其粒度分布情况,并表征了乳胶粒子的形态,详细分析了乳胶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单体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PCE)具有高效、稳定和安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PCE生产的主流工艺,但自由基共聚存在的问题是生成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与设计值偏离较大。文中基于试验得到的自由基共聚单体的竞聚率数据,以制备组成与结构均匀PCE共聚物为目的,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相结合方式,研究了共聚合过程中精确控制单体转化率变化和聚合物组成的新工艺。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对比了新控制工艺与传统工艺(一次投料和滴加工艺)合成的PCE共聚物形成过程和结构特性,包括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体序列结构分布、大单体转化率等。结果显示,传统工艺合成的PCE共聚物组成和结构随聚合反应过程波动很大,与目标设计值显著偏离;采用控制工艺合成的PCE共聚物的平均酸醚比接近设计值(4.0),各时间段内酸醚比在设计值上下稍微波动(2.70~4.77)。不同工艺合成的PCE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配比相同条件下,控制工艺制备的PCE共聚物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和流动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竹叶中提取叶绿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竹叶资源介绍 天然叶绿素多以蚕砂、雏菊、菠菜、绿藻等为原料提取,以竹叶提取尚未规模开发。竹叶叶绿素含量高,每百克鲜竹叶含叶绿素达400—500mg,而且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叶蛋白与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一种铈钒协同作用钝化液,以其对镀锌钢板进行钝化,采用点滴试验、盐水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及其低铬钝化与铈钒协同钝化试样的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钝化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对铈钒协同钝化试样进行了能谱分析,探讨了铈钒协同钝化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铈钒协同钝化所得的钝化膜致密,其耐Pb(CH3COO)2和CuSO4点滴腐蚀时间都比空白试样和低铬钝化试样长,盐水浸泡4d后的失重率也明显更小。铈钒协同钝化能够有效抑制镀锌层的阴极反应,使锌的腐蚀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现代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的总方案设计迫切需要对零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知识进行有效组织,以实现工艺知识的共享和重用,因此,文章对柴油机典型零件的工艺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引入知识图谱构建工艺知识模型,对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知识抽取、知识表示和知识融合等。通过工艺知识建模建立本体模型,对柴油机生产制造过程的相关工艺知识进行描述,明确柴油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本体的概念,研究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基于知识图谱对柴油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知识进行重构,面向柴油机典型零部件加工过程,将柴油机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知识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内容,完成面向柴油机典型零部件工艺知识图谱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间歇法、平衡溶胀法和半连续法不同工艺制备乳液,并对不同工艺制备的乳液测试其性能.详细分析了乳液胶粒粒径的分布,不同胶粒粒径对乳液性能差异的影响。对制得的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用喷雾干燥法可以制得性能良好的可再分散乳胶粉。  相似文献   
9.
赵美丽 《江西化工》2007,(4):142-143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污水中油含量时,存在着石油醚脱芳烃技术实用性差、分液漏斗使用的润滑剂引起误差等问题.针对测定前水样的处理,通过简化石油醚的预处理、以容量瓶代替分液漏斗、以滤纸斗代替砂芯漏斗等措施,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含量的技术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间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在反相C18柱上,用甲醇-水作流动相,紫外230 nm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变异系数为0.125%~0.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