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7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剑秋 《城乡建设》2015,(12):53-54
"灰蒙蒙、脏兮兮",是过去外界对贾汪的固有印象.江苏徐州贾汪区因煤成矿、因矿建城,拥有130年的辉煌采煤史.但长期的煤炭开采和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形成了210余万平方米煤矿棚户区. 山青水秀,美丽宜居,这是今日新贾汪.近年来,贾汪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以城市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改善城市硬环境,初步实现了"从小贾汪到大贾汪、从百年矿区到现代化城区、从灰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华丽"变身.日前,收获了"中国休闲小城"、"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的荣誉.  相似文献   
2.
1项目概况 世博会加拿大馆占地面积7259m2,总建筑面积为5275m2,其中室内建筑面积4795m2,排队等候区建筑面积960m2.加拿大馆总高度17m,为地上3层建筑,功能设置包括展厅、餐厅、零售、VIP休息、会议厅、办公和辅助用房.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型发电机组的安装和投入运行,各类设备质量事故逐渐显现。为了提高我国发电机产品质量,结合几个600 MW发电机的运行实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5.
脲醛缓释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制备脲醛缓释黏结剂,再结合复混肥生产工艺可制得新型肥料脲醛缓释复混肥.该工艺设备投资少,技术成熟度高,与同类产品相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性能好,有利于其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产需要,我厂把液压千斤顶改装成如图1所示的栓塞式液压油泵。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千斤顶内活塞杆拆除,重新配制一油缸端盖。在端盖上拧上管接头,油缸上端的泄油孔用电焊方法点焊,以防漏油。为使加油方便,在外套原加油孔上焊接了一根加油管。加满油并接通油管即可使用。工作原理:拧紧卸荷阀,扳动千斤顶柱塞(柱塞的上下运动是依靠手柄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艺术的交融是建筑美学的精髓所在,绿色建筑设计也不例外.其理性的一面就是要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而感性的一面则是符合时代特征、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因此,回归理性与诗意并重的创作观是当今国内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宗轩  陈剑秋 《城市建筑》2012,(7):105-112
■宗:通過實地對上海市委黨校二期工程的體驗,作爲參觀者,我能充分感受到這座建築的扎實穩重,但同時建築也體現出較强烈的現代氣息。在設計之初,您如何把握這座校園建築與原有建築之間的關系?希望新建築以怎樣的姿態呈現在校園中?■陳:從服務性質來説,黨校不同于服務對象爲青年學生的大學校園,黨校的學生雖然也在學校學習,但他們已經是各級單位的領導幹部,因此我們認爲整體的校園風格應更趨穩重。上海黨校校園一期建設偏古典,或者説現代古典風格,使用了較多的古典符號,在二期工程中,我們希望能突破設計的思維定式,并與緑色生態結合,在建築中使用新的元素,包括建築空間變化、緑色節能技術等,來體現時代性,使學員在校園中感受到時代的真實變化。在總體處理上,我們希望二期工程與一期工程和在建的體育活動中心相互協調,優化校園環境,更能够體現校園新面貌,在現代與古典的碰撞中,釋放時代氣息。■宗:作爲參觀者,我看到建築中出現了大量的水面  相似文献   
9.
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体现了21世纪公共博览类建筑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形态设计对自然元素的呼应,建筑空间与自然体验的融合,以及基于全寿命评价的绿色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等方面阐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如同万花筒一般将周围的光线导入,通过漫反射展现绚烂夺目的光影效果,剧院可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与文化碰撞的华丽而盛大的场所.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就是由这一理念生成.由不同形体、空间、材料的多元碰撞与交叠,构成了纯粹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建筑.文章从保利大剧院由场地到建筑的形式操作、轴线及空间序列、材料渐变的隐喻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