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利用5DX FTIR红外光谱仪测定了15个稀土—8-羟基喹啉络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400—3500cm~(-1)之间,几乎都能找到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分别将每个稀土—8-羟基喹啉的红外吸收谱(已差去参比,参比为8-羟基喹啉与苯溶液的红外吸收谱)列于图1,2中,并试用逐级差谱法对镧和钐与8-羟基喹啉络合物的混合谱图进行谱图分离和定量分析。计算机差谱技术是对存贮的两张谱图进行差减,即将样品的谱图差去参比的谱图,即扣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果蔬产业对纳米控释保鲜包装材料的需求,制备可持续释放百里酚的抗真菌纳米保鲜材料,避免因百里酚易挥发性导致保鲜效率低的问题。方法 采用溶液吹塑纺丝技术(SBS)制备负载百里酚/2–羟基–β–环糊精(THY/HPβCD)包合物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膜,并评价其纤维膜性能和对草莓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采用SBS技术可快速制备THY/HPβCD/PCL纳米纤维膜,该膜具有良好的水蒸气渗透性、表面亲水性和热稳定性,在72h内能持续稳定释放百里酚,并可有效抑制接种了灰霉菌的草莓果实的腐烂。结论 制备的THY/HPβCD/PCL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缓释和抗真菌活性,有望应用于果蔬采后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实中天然柠檬苦素和诺米林的提取、鉴别与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柑桔果实中的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溶剂2为提取液,水浴加热,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柑桔果实中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回收率分别为90.4%和91.1%。薄层层析(TLC)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鉴别和检测果实组织中的柠檬苦素和诺米林。HPLC的定性、定量检测条件为:C18柱,4.3mm×25c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3.5)=10∶40∶39,检测波长210nm,该体系中两组分检测限(S/N=3)均为0.03μg/g,RSD(n=5)分别为6.48%和2.90%。用本法提取、鉴别和检测柑桔果实中的柠檬苦素和诺米林较为准确、简单及方便。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水杨酸(SA)提取、测定方法是了解SA对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生理影响和调控机理的基础。本文采用乙醚一步萃取法提取猕猴桃果实组织中内源S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本方法回收率为(96.4±3.0)%,显著高于其它已报道的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9ng/g·FW。SA的荧光峰面积与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r=0.9991),该方法简便易行,样品提取时间比以往报道的方法节省一半,因此可用于成熟果实组织中的内源SA萃取和测定。  相似文献   
5.
我们利用5DX红外光谱仪进行差谱分析,曾报导了锆与铪、镧与钐的同时测定,现继续报导铌与钽的同时测定结果。图1与图2分别为铌、钽与8—羟基喹啉络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从图可知,在678.54cm~(-1)与1477.9cm~(-1)处两元素都有很强的吸收,选用这两波长同时测定铌与钽,测得的吸收峰强度代入下列二元联立方程式中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于PAW的果蔬采后品质研究主要采用浸泡处理,较少涉及喷淋处理。该文分别采用PAW喷淋和浸泡对生菜进行处理,并研究了处理后生菜表面菌落总数、失重率、颜色、叶绿素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PAW喷淋和浸泡处理后生菜表面的菌落总数分别下降1.54和2.82 lg CFU/g(P<0.05),并且PAW喷淋较浸泡处理对生菜失重率和叶绿素的影响较小。代谢组分析表明,PAW喷淋处理组的生菜与对照组相比能维持含量更多的黄酮类物质,而PAW浸泡处理组的生菜与对照组相比膜脂代谢活跃。综上,PAW喷淋处理后在贮藏前期可以有效降低生菜表面菌落总数,并且能够在贮藏期间较好地维持生菜品质。  相似文献   
7.
桃果实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桃果实采后易遭受机械伤,导致腐烂损耗,严重影响商品价值。本实验以‘湖景蜜露’桃为材料,并对其进行不同降温速度的预冷处理(果心温度在3 h或16 h内从27℃降至9℃),以不进行预冷处理的材料为对照(Control check,CK),然后再对桃果实进行挤压机械伤处理(通过质构仪模拟挤压处理,探头直径100 mm,测试深度10 mm,挤压速度1.5 mm/s),以研究不同预冷降温速度对减轻桃果实采后贮藏物流过程中遭受机械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桃果实进行预冷处理,尤其是3 h快速预冷处理,可以降低果实瘀伤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并且还会加速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在贮藏后期的上升。其中经过3 h的快速预冷处理,果实瘀伤指数和腐烂率相较CK分别降低了11.7%和8.3%。预冷处理还可抑制桃果实因遭受机械伤而导致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其中3 h快速预冷处理和16 h慢速预冷处理在贮藏21 d时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CK的75.7%和72.1%。此外,预冷处理也会延迟总酚含量的上升,两个预冷处理组在贮藏...  相似文献   
8.
以FT-IR为定量工具,分别测定了以环己烷、甲苯、氯仿、正丁醇、吡啶为溶剂20℃时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TBT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辐射共聚的共聚参数。观察到表征TBTM活性的参数In1/r_2与溶剂的偶极矩成一线性关系;溶剂的极性对TBTM与MMA共聚的反应活性有影响。溶剂极性增加,TBTM反应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枇杷富含酚类物质,目前已鉴定酚酸(羟基肉桂酸和羟基苯甲酸)和黄酮类(黄酮醇、黄烷酮、黄烷醇和黄酮木脂素)等物质50余种。不同组织、品种、发育阶段和采后处理方法均能影响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枇杷酚类物质有抗氧化、消炎、抗糖尿病、细胞保护、抑菌等生物活性。本文对枇杷酚类物质组成、含量分布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天然丝光沸石从室温到900℃热处理后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Si,Al)O_4四面体、骨架结构及沸石水红外吸收带在热处理后的变化,讨论了其特点以及与沸石结构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