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
气体钻井的录井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气体钻井循环系统的流体介质改变——由常规的液态变为气态,致使传统的录井方法无法适应,表现为:①粉尘状岩屑采集困难且样品质量很难满足要求;②因出口样气中粉尘掺混,易产生管路堵塞,影响气测分析结果的精度;③综合录井仪原有的密度、电导率等参数无法监测,切断了地层流体信息识别和井下工况异常的及时报警。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索,分别研制出"岩屑自动取样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气体钻井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气体钻井连续、自动录取岩屑,提高了钻井地质剖面的符合率;实现了样品气的连续、干燥、无尘获取,确保了气测分析精度的需要;在出口管线的适当位置加装湿度和硫化氢等集成传感器,实现了气体钻井出口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工程、地质异常的预警,为安全钻井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该方法与技术经现场多口井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申请了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相似文献   
2.
李海涛  韩贵生  戴姣燕  徐金富 《材料保护》2022,55(4):98-103+144
为了使得工程上常用的零部件保持自身韧性的同时提高其表面的耐磨性,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二元硼氮合金化层,优化了工艺参数,研究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增大,合金化层硬度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1.5 kW、500 mm/min、50%时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954,885,882 HV2 N,随B∶N(质量比)中B的含量提高,合金化层硬度逐渐上升;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5 kW,扫描速度500 mm/min,搭接率50%,经最优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区组织由Fe2N、Fe2B、FeB、Fe7C3、γ-(Fe, N)等化合物和固溶体组成,以柱状晶和胞状晶为主,厚度约为600μm,平均硬度为1 023 HV2 N,热影响区组织由少量针状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等组成,厚度约为250μm,硬度由967 HV2 N到265 HV2 N呈梯度分布;合金化层的摩擦系数约为0.451 ...  相似文献   
3.
志留系页岩气录井解释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页岩气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要在勘探上取得突破,从认识上取得进展,有必要搞好页岩气的基础研究.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基本的技术,现有的技术已基本满足了页岩气录井的要求,针对页岩气藏的特点,采用配套的综合录井技术,利用现场录井资料,快速发现和解释钻井中页岩气显示,进而发现和评价生油层、储层,为安全钻井和试油层段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42CrMoVNb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和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检测了相关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42CrMoVNb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VNb钢的最优淬火回火工艺为860℃×20 min,油冷+440℃×150 min,空冷;经最优工艺处理后其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碳化物颗粒,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屈强比、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20℃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44.5 HRC、1467 MPa、1357 MPa、0.93、10.5%、46%和27.1 J;力学性能满足14.9级高强度螺栓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评价和开发浅层页岩气资源,以重庆武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分析等资料,明确了武隆地区优质页岩储集层各小层非均质性较强。五峰组-龙一13小层表现出TOC、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均高的特点,其中又以五峰组和龙一11小层最佳,且随深度增大,页岩储集层各项参数有变好的趋势,只有龙一14小层页岩储集层各项参数略差。根据储集层静态评价参数进行初步分类,赋以权重系数,计算出综合品质,按综合品质将页岩储集层分为I类、Ⅱ类和Ⅲ类,并优选出水平井箱体:武隆地区五峰组中上部-龙一13小层均为Ⅰ类页岩储集层,垂向厚度达29m;武隆地区水平井箱体高度设计为5m,箱体以龙一11小层为主,包括五峰组顶部及龙一12小层底部,水平箱体中心线设置在龙一11小层最高自然伽马(GR)值处,在水平段钻进中依据GR曲线特征指导地质导向和地层追踪,从而确保水平段轨迹在龙一11小层和最优储集层内穿行,以期获得较高水平井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