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四川盆地天然气录井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使过平衡钻井中不易识别、发现气层,易发生井漏与井喷,对产层的解释评价也有一定难度。为此,总结和归纳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录井特点与识别方法:在常规钻井条件下的天然气识别方法主要靠气测,辅之以钻时、岩屑录井技术,并及时进行小层对比,以确保发现储层。欠平衡钻井的天然气识别方法主要有4种:①气测录井仍是判断油气显示的主要依据;②精细分析钻时,从微弱变化中明查储层;③正确录取和鉴别岩屑是及时发现储层的关键;④及时观察出口工程参数及火焰的变化,是发现气层的佐证。天然气录井中的井控工作包括:搞好地质预报预告,及时发现油气水漏显示与预警,加强坐岗记录以保证钻井安全。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碳酸盐岩薄储层,采用水平井钻井工艺能最大限度地揭示储层、提高单井产能,但如何才能主导水平井轨迹在薄储层中钻进却一直是地质导向工作的难点。在川渝地区第一口地质导向井(M-24井,其目标储层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T2l11针孔状白云岩段)的钻进过程中,鉴于随钻测井仅能提供随钻伽马数据,储层的判别须以录井参数为主导,而目前录井储层评价方法欠缺,故有必要对此开展研究。首先对能作为储层有效判别依据的录井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优选出岩屑、钻时、气测值、自然伽马等参数作为储层有效判别的依据;在准确识别出正钻地层岩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钻资料(钻时和气测值),进一步对储层进行识别与划分,并在随钻评价过程中,及时利用录井解释结果提供导向决策,引导水平井在储层中钻进。最后,将随钻录井评价结论与钻后测井解释结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结论基本一致,仅在储层段顶底深度略有差异,证实了随钻录井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气体钻井的录井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气体钻井循环系统的流体介质改变——由常规的液态变为气态,致使传统的录井方法无法适应,表现为:①粉尘状岩屑采集困难且样品质量很难满足要求;②因出口样气中粉尘掺混,易产生管路堵塞,影响气测分析结果的精度;③综合录井仪原有的密度、电导率等参数无法监测,切断了地层流体信息识别和井下工况异常的及时报警。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索,分别研制出"岩屑自动取样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和"气体钻井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气体钻井连续、自动录取岩屑,提高了钻井地质剖面的符合率;实现了样品气的连续、干燥、无尘获取,确保了气测分析精度的需要;在出口管线的适当位置加装湿度和硫化氢等集成传感器,实现了气体钻井出口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工程、地质异常的预警,为安全钻井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该方法与技术经现场多口井应用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申请了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相似文献   
5.
川东地区井喷显示特征及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东地区是目前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钻井工作量大,钻井中气侵、井涌、溢流显示频繁,特别是个别井喷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通过对川东天然气井喷特征及其地质因素的分析,以期预防或减少井喷事故的发生。研究表明:①川东碳酸盐岩地层发生井喷的频率较高,但在1990年后井喷次数已明显减少;②所发生的主要是钻进中井内为高负压条件下的井喷,喷出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危害性大;③绝大多数的井喷在发生前都有明显征兆。地质因素分析结果认为:①低缓、潜伏构造及部分高陡构造上异常高压裂缝系统,特别是小型网状或单裂缝系统井喷频率高;②在纵向压力剖面上,嘉二2亚段以下异常高压带井喷的频率高,地层层位上以嘉二1亚段-嘉一段、飞仙关组、茅二段井喷为主;③多个地层压力带或复杂压力系统共存于同一裸眼井段的条件下,易喷、漏共存。  相似文献   
6.
元素录井在国内多个油气田已应用多年,有效地解决了PDC钻头、空气钻井等钻井新工艺所造成的常规岩屑录井分层难题。近年来,随着钻井新工艺在川渝地区的广泛应用,粉末状岩屑导致钻井过程中地层划分困难。通过对川渝地区4口井元素录井获取的资料,建立了曲线趋势法、特征元素比值法、指数法3种地层划分方法,其在川渝地区10口井的应用表明,元素录井分层与测井基本一致,完全满足现场录井要求,解决了该地区钻井新工艺条件下地层划分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川渝地区快速钻井工艺的推广应用,返出岩屑呈细碎甚至粉末状,传统的岩屑岩性识别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根据元素地球化学原理,对该区关键层位开展了元素录井岩性定性识别及定量解释工作。结果表明:(1)不同岩性元素录井特征差异明显,易于识别,如玄武岩为0.35Fe/Si0.55且Ca/(Na+K)4.00,而沉积岩Fe/Si0.35或Fe/Si0.55;(2)沉积岩中可依据(Al+Si+Fe)和(Ca+Mg+S)组合识别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及其过渡岩类,其中(Al+Si+Fe)31%者为碎屑岩,(Al+Si+Fe)8%且(Ca+Mg+S)36%为碳酸盐岩,而(Al+Si+Fe)5%且(Ca+Mg+S)36%则为硫酸盐岩。进一步可根据(Si+K+Ca)和Si/Al、(Al+Si+Fe+K)和(Ca+S)/Mg识别出砂岩、泥(页)岩、石膏、白云岩、石灰岩及其过渡岩类。为便于该方法在现场应用,建立了该区关键层位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定性图版并开发了定量解释软件。在川渝地区MX207井等10口井现场应用的效果表明:该方法岩性识别符合率介于88.75%~95.22%,平均符合率达92.42%,能够满足该区关键油气层位随钻岩性快速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川东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开展了碳酸盐岩地层录井参数与岩性变化规律的探索研究。总结了钻时、扭矩、dc指数及Sigma指数在地层分层及岩性变化时引起的变化特征。为提高碳酸盐岩地区地层规律性认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该针对川东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开展了碳酸盐地层录井参数与岩性变化规律的探索研究,总结了钻时,扭矩,dc指数及Sigma指数在地 层分层及岩性变化时引起的变化特征,为提高碳酸盐地区地层规律性认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为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田。由于以孔隙(洞)储集层为主,非均质性较强,局部含封存水,随着气藏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原始封存水多见的边探井、评价井录井气水解释符合率较低,原有录井解释技术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需要,亟需一种更适于新探区、新层系的流体解释技术。围绕录井参数内在联系,通过录井参数优选、数学处理和图板,建立了一种利用钻井液参数结合工程参数识别储集层及其含流体性质的录井解释方法——ST流体解释法,并在磨溪构造寒武系龙王庙组开展了大量应用实践。目前,推广应用普及率为89%以上,应用该技术在磨溪区块龙王庙组累计录井解释75口井,解释符合率达86.48%,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