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姚岚  傅应强 《广州化工》2011,39(7):101-104
在酸性介质中Ce4+和La3+同时阻抑溴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反应,研究发现:两者对溴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反应阻抑作用不具有加和性,根据这一现象,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体系的优势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Ce4+和La3+混合物的人工神经网络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对3种烟草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位于95.0%~104.0%之间,RSD均小于4%,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二醇和高锰酸钾作为原料,用反应前后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值来表征研究聚乙二醇的羧基化率,电导率的变化值越大说明聚乙二醇的羧基化率越高。并对反应所需的反应条件(如pH值、温度和配比等)作了简单的探讨。研究这些反应条件的改变对聚乙二醇的羧基化率的影响。并以matlab语言编写BP神经网络,通过实验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以训练好的网络对聚乙二醇的羧基化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两层BP神经网络对不同反应条件下聚乙二醇羧基化率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程度最低的都达到了94%,最高的能达到99.9%左右。说明BP神经网络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的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CH3COONa-CH 3COOH介质中Cr3+,Al3+'和Fe3+同时催化H2O2氧化灿烂甲酚蓝褪色的催化反应原理,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烟草中Cr3+,Al3+和Fe3+的人工神经网络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结果表明:①Cr3+,Al3+和Fe3+对H2O2氧化灿烂甲酚蓝褪色反应催化作用不具有加和性;②该方法的相对误差为-4.3%~4.7%,回收率97.9%~101.9%,RSD 2.7%~4.2%.  相似文献   
5.
荷电膜的传质研究不仅对以电膜为基础的分离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而且对以非分离为基础的材料的导电-绝缘特性的转换判定和相关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在一价离子通过荷电膜传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用渗透理论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二价、三价离子通过荷电膜的渗透传质问题,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二价、三价离子形态的渗透临界值:在二维50×50中,二价和三价离子的渗透临界值分别为0.435和0.516;在三维30×30×30中,二价、三价离子的渗透临界值分别为0.159和0.199。这说明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随着离子价态的升高,渗透临界值增加。模拟的阶数虽与实际膜相差甚远,但模拟结果中阶数增大突跃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多价离子在荷电膜中的传导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在pH=8的NaH2PO4-Na2HPO4的缓冲溶液中,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都能明显的阻抑H2O2氧化灿烂甲酚蓝的褪色.但二者存在一定的速率差异,反应速率常数之比随时间而变化,且吸光度的加和性不佳.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1种能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异构体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预先分离或加入掩蔽剂等其他物质,最大限度保护样品不被破坏而较容易地直接进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本文研究了最佳反应和测定条件以及神经网络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及水样中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测定,结果表明,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8.
在H2SO4介质中,铁(Ⅲ)能催化H2O2氧化棓化青褪色,钛(Ⅳ)对该催化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钛(Ⅳ)的动力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以钛(Ⅳ)为催化剂的Fe(Ⅲ)-H2O2-棓化青催化反应体系中,对棓化青为假零级反应,对钛(Ⅳ)为一级反应,测得没有钛(Ⅳ)和有钛(Ⅳ)反应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9.75 kJ/mol和49.82 kJ/mol。该方法测定钛(Ⅳ)的检出限为0.01μg/mL,测量范围为0.03~0.16μg/mL,可用于废水样品中痕量钛(Ⅳ)测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中专业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专业教师力量参与到专业建设,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在完善师资队伍、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