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径侧向挤压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等径侧向挤压变形的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应用平面纯剪切变形应变分析的结果,得到了等径侧向挤压变形真应变和等效真应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循环等径S型侧向挤压真空应变和等效真应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等径侧向挤压变形截荷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等径侧向挤压过程中载荷的变形,分别进行了实测及有限元模拟计算,现任中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影响载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挤压比对W-40%Cu混合粉末进行粉末包套热挤压,获得了W-40%Cu合金。研究了模具总挤压比λ对热挤压坯料致密化以及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加,热挤压坯料的相对密度也增加,同时电导率和硬度值也随之提高。由于含铜量比较高(质量分数为40%),即便在挤压比为25时,挤压坯内部W相也不发生变形,主要是铜相产生变形。进一步将模具总挤压比λ细分为不考虑体积变形的坯料总挤压比α,除去体积变形因素的坯料塑性挤压比β以及包套挤压比γ三种实际挤压比,分析了不同挤压比对热挤压致密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AZ31镁合金不同温度挤压后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不同模具温度挤压变形对细晶AZ31镁合金力学性能和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变形显著地细化AZ31镁合金的晶粒,大幅度地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材料的延伸率变化不大.室温挤压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22和233 MPa,延伸率为21%.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变形后材料组织中的大角度晶界所占的比例逐渐变大,表明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越来越充分.挤压变形后,形成{0002}基面环形织构,织构强度较原始状态显著减弱.通过综合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织构分布,发现AZ3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材料的晶粒大小与织构分布.  相似文献   
5.
W-40%Cu热加工摩擦因子与换热系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W-40%Cu(质量分数)粉末烧结材料在热加工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坯料与模具间的界面摩擦因子,以及与空气、模具间的换热系数进行了测定.摩擦因子直接通过圆环镦粗实验来确定.采用DEFORM软件对坯料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得到的温度变化曲线与实际传热实验中获得的温度变化曲线相比较,确定了坯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换热系数.结果显示,坯料在无润滑时与模具间摩擦因子为0.36,在石墨油润滑时为0.11;与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取0.021N/(s·mm·℃),与模具无润滑剂接触时换热系数取0.11N/(s·mm·℃);加石墨油润滑且接触应力很小时取0.62N/(s·mm·℃),随着接触面应力从0.06MPa增大到90MPa,换热系数逐渐从3.4N/(s·mm·℃)增加到11N/(s·mm·℃).  相似文献   
6.
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AZ31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场中的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挤压中变形载荷、应变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的挤压力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10%,模拟结果与实际值比较接近;即使坯料和模具不加热,坯料挤出时的温度都达到了340℃以上;在坯料为常温、模具为300℃时的情况下,挤压力开始时较大,接近于常温变形时的挤压力,但随后挤压力下降;随摩擦因数增大挤压力有明显增加。坯料为常温时,随模具温度增加,挤压力开始变化不大,但当超过100℃后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W-40%Cu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与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粉末熔渗烧结钨铜合金(W- 40%Cu)进行了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试验测定,为W- 40%Cu塑性加工提供基础数据;在试验基础上,应用线性插值处理方法,对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合理扩充,为钨铜合金塑性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并且利用Originlab和Matlab软件,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二维、三维及四维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HeatTransferatMetal-moldInterfaceDuringSqueezeCastingLIUZuyan;ZHANGJinsheng;HUOWencan(刘祖岩,张锦升,霍文灿)(Dept.ofMaterialsScienceand...  相似文献   
9.
纳米晶复合物Mg-Ni-Cr2O3的吸放氢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氢气作为保护气氛条件下,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成Mg-Ni-CrO3纳米晶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很好的吸放氢性能,在球磨过程中能发生吸氢反应,经过较长时间球磨之后,基本能完成吸氢,其放氢温度也有所降低,该复合材料以量在200℃可以于50s内达到6.0%以上,在305℃,0.1MPa下,放氢量在500s内可达到6.0%以上,对该复合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出了PCT曲线及吸放氢的计算所以的生成熟△H等数据,并分析了其吸放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压扭变形时变形体内应变情况,并给出求解真应变的公式及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