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冶金工业   1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采用电炉一连铸一高线轧制一火成材新工艺开发汽车悬架弹簧用55CrSi盘条的情况。对该盘条的化学成分、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夹杂物含量和力学性能等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盘条的表面质量、脱碳层、力学性能等指标达到了国产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可满足不同制簧工艺的要求,弹簧疲劳寿命达到汽车悬架弹簧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2.
杭钢高速线材生产线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是确保整条生产线有序高效运行的基础。随着轧制节奏的加快和产量的提高,加热炉及其前后区域原有的控制工艺需要改进和优化。主要介绍了该区域工艺设计和控制上的一些特点,并结合实际对已经改进或优化及尚待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杭钢高线加热炉优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及其优化控制级应用。结果表明,该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在杭钢高线加热炉应用成功,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用合适脱氧剂,采用两步脱氧法及氩气软搅拌,采用高碱度低氧化性钢包顶渣吸收Al2O3夹杂物,精炼末期钙处理,连铸全程保护浇注,用电炉-LF炉-小方坯连铸工艺,可生产优质低碳低硅铝镇静钢小方坯。  相似文献   
5.
低硅钢综合脱氧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炉冶炼的低硅钢水,用适量硅、钙、钡类合金预脱氧,在LF位用电石和铝锰铁强化脱氧,精炼终点喂Φ16mm硅钙线,酸溶铝控制在0.012%以下,综合脱氧后的钢水,连铸时没有因流动性差而断浇。  相似文献   
6.
尼桑汽车冷镦用钢SCM435盘条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杭钢试制日本尼桑汽车冷镦用钢SCM435盘条的情况。检测了试制盘条的化学成分、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均达到了尼桑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叶健松  匡琦  戚正风 《热处理》2001,18(2):10-13
本文讨论了高合金钢过饮和渗碳过程,提高了计算高合金钢固体渗碳的碳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以此模型对3Cr13和Cr10固体渗碳的碳浓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与相应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了本文的数学模型及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动态淬火介质冷却特性及换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工业生产条件下淬火油在不同流速下的冷却特性曲线及换热系数 ,用超声波多普勒流量计测定了淬火油槽的流速 ,按ISO9950标准测定冷却特性曲线 ,用 1 2 0mm× 1 2 0mm× 2 0mm平板状试样和反传热法测定与计算了换热系数。结果表明 ,随着介质流速的增加冷却特性曲线的冷速最大值及换热系数的最大值均呈增加趋势 ,当搅拌使介质中产生气泡时 ,介质的冷却能力明显降低。最后指出换热系数曲线能更好地反映表面热量传递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大型支承辊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实现大型支承辊热处理的虚拟生产,运用非线性有限无法对大型支承辊在不同介质中淬火的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应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淬火时间为55min,淬火介质为油或UNCON(25%)时,支承辊不能得到马氏体而硬度降低;以UNCON(15%)或水为淬火介质时,可以得到大量的马氏体,支承辊硬度和淬硬层深也符合要求,但残余应力较大。对以UNCON(15%)或水为淬火介质进一步优化,得出大型支承辊的热处理合适工艺为:从加热炉中出炉后,空冷5-10min,然后淬火15min,再转入300℃的炉中保温30h。  相似文献   
10.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在热处理炉CAD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描述热处理炉三维瞬态非线性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辐射,处理热物性参数的边界条件等复杂因素,根据此模型,使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72kW井式渗氮炉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由此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热处理炉虚拟生产手段,可以作为知识热处理CAD的核心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