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氧化铁皮作为除酸剂,与盐酸酸洗废液反应制得FeCl2溶液,再采用空气-双氧水双重氧化和沉淀法从中制得α-Fe2O3纳米颗粒。分析了FeCl2质量浓度、氨水质量浓度、超声时间和煅烧温度对产物的的粒径和纯度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实验结果表明,FeCl2质量浓度为16 g/L,氨水质量浓度为7.5 g/L,超声时间为50 min,煅烧温度为750℃时,制得了分散性虽然一般,但纯度较高的α-Fe2O3,其含量高达95.3%,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8.2 nm。这为盐酸酸洗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电解质溶液的经典理论、半经验模型和统计力学3方面综述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理论和模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局限性作了相关评述。从分子、离子角度对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比较,探讨了其宏观热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的相关性。展望了电解质溶液热力学理论近期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Al-5%Cu合金的电脉冲孕育处理工艺参数。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为脉冲电压、脉冲时间和电脉冲孕育处理时熔体温度,输出参数是合金凝固组织的晶粒度。在神经网络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组合建模获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基岩为太古代混合花岗岩,风化节理裂隙较多,风化程度差异较大,因此采用钻探、槽探两种方法对渤海大街-庐山路互通式立交工程进行了土石方工程施工等级划分,并应用20m×20m方格网法对该区进行了土石方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区块面积145070m2,第一类上总挖方量为202562m3,第一二类土总挖方量132055m3,第三类土总挖方量31431m3.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等院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现状及对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培养和提高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酸碱滴定方法测定酸洗废液中的盐酸浓度,无掩蔽剂存在时,废液中铁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沉淀,干扰滴定反应;加入掩蔽剂后,如果指示剂不合适依然会判断不出滴定终点,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进而会影响到后续酸洗废液的处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环境伤害。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酸洗废液的盐酸浓度测定方法尤为重要。实验以乙基紫为指示剂,使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采用滴定法对盐酸溶液、酸洗废液模拟溶液(wHCI=15%、wFeCI2=8%、wFeCI3=1%)以及加入掩蔽剂后的酸洗废液模拟溶液中的盐酸浓度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比较酸碱滴定曲线和滴定误差,探讨了Fe2+和Fe3+对该酸碱中和滴定的影响,探讨了乙基紫替代甲基橙作为指示剂采用滴定法测定酸洗废液模拟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掩蔽剂NH4SCN和NaF后测定盐酸浓度,指示剂变色不再受铁离子影响,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变化明显容易观察,此时溶液pH值在3.9左右,滴定误差为0.2%,小于酸碱滴定法中普遍使用的甲基橙指示剂的滴定误差。  相似文献   
7.
<正>观念的发展与形成,总在不断的革新中进行,而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用创新来丰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昆仑饭店就是我们一个新的设计实践。昆仑饭店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整体设计在符合了高端火锅餐饮的定位之下,使用时尚而丰富的语汇来进行创造。整体空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阜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新市是中国的煤都之一,地下水受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对该区1991~1995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分别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平均处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1991~1995年水质的平均结果进行了评判。评判结果表明,该区水质极差,严重危害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配系数法,以Pb-10%Cu熔体为平衡相,结合Miedema生成热模型,考察了电脉冲作用前后Al-10%Cu熔体Cu组元活度的变化.研究表明,脉冲电场作用下,体系溶质Cu的分配系数由0.2876变为1.6541,Pb-10%Cu合金中Cu原子有向上部Al-10%Cu熔体扩散的倾向.计算结果表明,分配体系下部Pb-Cu合金中溶质Cu的活度由原来的0.1143变为0.0385,基于溶质Cu在体系上下部活度相等的事实,得出上部Al-Cu熔体溶质Cu的活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乙胺和二硫化碳反应制备N,N'-二乙基硫脲,收率达94.6%,与传统工艺相比,综合效益明显提高。通过FT-IR、XRD和TG-DTA对N,N'-二乙基硫脲进行表征,揭示N,N'-二乙基硫脲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N,N'-二乙基硫脲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N,N'-二乙基硫脲为脂肪仲胺。XRD从晶胞参数和晶面指数等晶体学数据,完成N,N'-二乙基硫脲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定性鉴定。TG-DTA检测N,N'-二乙基硫脲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TG-DTA结果表明,85.3℃和261.5℃存在两个吸收峰,分别为N,N'-二乙基硫脲的相变峰和分解峰,N,N'-二乙基硫脲分解温度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