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6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四川石棉矿区酸性水及土壤中通过富集技术获得混合菌,对其驯化,并在摇瓶中对该混合菌浸出低品位碲矿中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该混合菌在30 ℃时浸矿效果最好,在1%的矿浆浓度下,经过15 d的浸出,浸出率达到66.2%;在初始pH值为1.5~2.0时,混合菌对碲矿有较高的浸出率, pH值为1.5时的浸出率最高,为67.8%;在矿浆浓度较低(1%~2%)时,混合菌对碲矿的浸出效果较好,15 d浸出率可达到66.6%。验证实验表明,温度为30 ℃,初始pH值为1.5,矿浆浓度为2%,浸矿15 d后碲的浸出率可达到75.8%。  相似文献   
2.
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醋醅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野生菌ASA-1,经初步鉴定为假丝酵母属的水生假丝酵母(Candida aquatica),以ASA-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UV)和硫酸二乙酯(DES)复合诱变,获得产酶较高的ASA-UD86菌株,酶活达到146u/g。  相似文献   
3.
结合钻孔的实际要求,合理的提高钻孔加工精度,对于保证钻孔的质量有很大帮助。然而,在这之前需要详细的分析钻孔容易产生的缺陷及其原因,以此作为提高钻孔加工精度注意事项的依据,才能够保证钻孔加工质量,使其能够合理的运用。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钻孔的加工精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提高钻孔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手性物质在农药、医药、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农药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最广泛,材料领域的应用正在逐年增加。本文综述了手性物质的分类及近年来手性物质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类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滤纸片法从酒糟与黄水中初筛得到150株抗菌物质产生菌,再用杯碟法复筛得到一株类细菌素产生菌LL18-4,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L18—4产类细菌素最适条件为:以1%葡萄糖为碳源,2%牛肉膏为氮源,1%酒糟浸出液为生长因子,培养基初始pH6.5,37℃静置培养96h,最适条件下效价为164u/mL。对该类细菌素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该类细菌素对蛋白酶K敏感,酸性条件下热稳定性强,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具备热稳定性,抑菌活性pH范围是5.5-7.5。  相似文献   
6.
以食品级NaOH、Na2CO3和NaHCO3为材料,进行毛肚水发的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碱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毛肚感官品质和增重的影响,并将3种碱处理后的毛肚按NY 5268-2004《无公害食品毛肚》的方法进行指标检测,筛选合适的水发用碱。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感官评价方面,NaOH>Na2CO3>NaHCO3,在增重方面,NaOH具有明显优势。指标检测结果表明:3种毛肚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综合考虑感官品质、增重比、生产周期和性价比,NaOH更适合作为水发毛肚的处理用碱。  相似文献   
7.
对手性物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手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对生物法制备手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混合菌诱变及浸出碲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及其组合为诱变剂,对从四川石棉矿区的水土样中富集的混合菌进行诱变,并用于浸出碲矿。结果表明,在UV照射5 min时(15 W、距离30 cm),混合菌活性提高51.6%;用1.0 g/L NTG处理50 min后,混合菌有较高的活性,提高了57.4%;经复合诱变后,混合菌的活性分别提高59.5%和63.3%。浸矿试验表明,诱变后混合菌浸矿25 d后,碲的浸出率最大可提高26.7%。  相似文献   
9.
从四川石棉矿区的酸性矿坑水和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细菌PD-1,对其形态、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研究表明:细菌细胞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初始pH2.0,其16SrDNA序列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可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利用该菌株对低品位碲矿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在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2.0、转速150r/min、碲矿粒度-150μm及矿浆浓度2%的条件下浸矿,30d碲的浸出率可达67.8%。  相似文献   
10.
从四川石棉矿区的酸性矿坑水和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细菌PD-1,对其形态、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研究表明:细菌细胞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初始pH2.0,其16SrDNA序列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以上,可鉴定为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利用该菌株对低品位碲矿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在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2.0、转速150r/min、碲矿粒度-150μm及矿浆浓度2%的条件下浸矿,30d碲的浸出率可达6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