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6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r12MoV模具钢的激光熔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对Cr12MoV模具钢表面进行熔覆试验,探讨了熔覆层裂纹和气孔产生的趋势和工艺参数对熔覆层深度的影响,研究了表面微观硬度的分布及其原因、熔覆层耐磨性能的提高幅度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取适当工艺措施,可以完全消除熔覆层的气孔,减少横向裂纹;表面硬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提高,硬度峰值出现在次表层;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能可以提高47%-76%;微观结构是由平面晶和枝晶构成的共晶组织,并有多种合金相分布在枝晶间。  相似文献   
2.
消除D6AC钢过热组织的微细化处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成都610003)黄文荣汤光平邱志勇图1所示,D6AC钢制半成品件重约1t,是外圆内孔已全部加工到尺寸的筒体工件,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原材料组织过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低温晶粒...  相似文献   
3.
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的摩擦方式和摩擦因数的大小对特种弹簧弹性性能测试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达到10%左右;获得的数学模型阐明了摩擦因数与测试的弹性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改进测试工艺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石墨烯溶胶为前体,通过旋涂工艺制备薄膜型气敏元件,在低温80~180℃下进行热处理,获得系列不同还原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气敏元件,采用XRD、AFM、FT-IR、XPS对样品的层结构、薄膜厚度及含氧官能团变化属性进行表征,将气敏薄膜元件在相对湿度为11.3%~93.6%的范围内进行预湿处理,并测定元件对甲醛气氛的敏感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还原处理温度的升高,氧化石墨烯的结构逐渐向类石墨结构转变,含氧官能团逐渐脱失,缺陷增多,薄膜的方块电阻呈数量级地减小,从41 MΩ减小至928 Ω;经不同湿度预处理的气敏元件置于甲醛气氛中产生了水分子与甲醛分子的竞争吸附,从而导致电阻的明显变化;在10?4甲醛气氛下,未还原或热还原温度较低的气敏元件适用于低、高湿环境下甲醛气氛的气敏测试,最大灵敏度为69.1%,而还原温度适中的元件则适用于中湿环境的甲醛测试,最大灵敏度为80.3%。  相似文献   
5.
针对4层"钢-铅-钢-铅"的粘接结构,分别采用红外热像法、激光超声成像法和中子照相法等进行非接触检测,并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热像法能实现"钢-铅"粘接结构的非接触检测,但检测时加载的强烈热信号降低了缺陷信号的信噪比,使图像清晰度及大小的准确定量受到影响,需改进电磁热激励线圈的设计,并采用仿真建模分析解决上述问题;激光超声成像法能有效检测出2层粘接结构中准2以上的脱粘缺陷,但对于多层粘接结构需通过更加复杂有效的缺陷特征信号分析和提取方法等达到目的;中子照相法在检测"钢-铅"结构中的EP(环氧树脂)胶粘剂分布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能检测出4层"钢-铅"粘接结构中准1的脱粘缺陷,是一种较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温晶粒微细化处理工艺,金相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低温晶粒微细化处理工艺,可使Q45CrNiMoVA钢过热组织晶粒度从-3级上升到8级;为后续的调质处理作组织准备,与正常组织工件相比,最终热处理的变形量及力学性能指标相同。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外加磁场对Q45CrNiMolVA和20铜进行了TIG焊,并分析了焊缝外观、内部组织和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电磁参数条件下,焊缝外观和内部组织得到改善,缺陷得到有效抑制,可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外加磁场通过影响熔池的传热、传质、晶粒和缺陷的形核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色金属的渗硼作为一种表面强化技术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以防止腐蚀、磨损和冲刷。本文用AISI 1018和AISI 1045两种钢进行研究,用最好的渗剂作最好的固体渗硼以产生有梯度的硼化物显微组织。因为在渗硼层前沿形成了富碳区,合金中碳阻碍硼的扩散,AISI 1045钢的硼化物与珠光林界面上碳浓度高达3.0%;本实验研制的最佳渗硼剂在渗硼层内部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生成硼元素含量连续变化的有梯度的显微组织,本实验证明硼化物层由FeB,Fe_2B和FeBx组成,FeBx很可能是FwB_(19);经分析确定了一种在硼化物和珠光体界面上碳阻碍硼扩散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激光重熔渗硼层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激光重熔技术对以20钢和5CrNiMo钢为基的渗硼层进行了激光重熔处理,并对重熔前后其耐磨性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重熔渗硼层表面的相对抗磨粒磨损性能提高了23%~142%,抗冲击磨损性能也得到改善.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渗硼层的形貌、消除FeB和渗层内的缺陷、改善界面结合强度、细化组织、适当降低表层硬度、提高表面断裂韧度、使硼原子得到重新分布以及产生众多合金相等方式改善表面耐磨性能,同时在过渡区获得的马氏体对材料表面起强烈支撑作用也有利于耐磨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