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物理化学绪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论述了绪论课教学在物理化学整体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讲好物理化学绪论课的具体措施,如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化学的知识框架结构,讲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物理化学的前沿发展动态,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现代科技成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纠正学生对物理化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理化学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30%的双氧水在不同pH、溶剂、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氧化异佛尔酮为2,3-氧化异佛尔酮的反应,同时优化出了后者分别在浓盐酸或硫酸作用下水解得到烟酮的最佳条件。该合成方法收率比文献报道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含碘废液中的碘的回收方法。采用硫酸铜为沉淀剂、硫代硫酸钠为还原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为凝聚剂对含碘废液中碘进行快速沉淀分离,将得到的碘化亚铜沉淀分离后,以氯化铁为氧化剂氧化、升华分离碘;对影响沉淀碘的条件、试剂加入顺序、氧化剂的选择和氧化条件进行了讨论;所得的碘用五氧化二磷进行干燥后用碘量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操作简便,废液处理量大,回收速度快,所用试剂成本低廉、无毒,回收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对废液中碘的回收率达到96%以上,所得碘的纯度大于98%。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分段煅烧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SrxO4(x=0.0、0.05、0.1),并利用X射线衍射、IR光谱、SEM、充放电、交流阻抗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锶掺杂改性材料仍具有标准的尖晶石结构,但结晶度有所下降,晶格发生收缩.当x=0.05时,掺杂锶的改性材料LiMn2-xSrxO4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在0.2 C放电速率下,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16.4 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超过98%.少量锶的掺杂能使材料循环性能得到大副提高,与锶掺杂引起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有关,这说明改善材料结构稳定性对抑制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卤代烷、醇和氢氧化钠三元体系反应混合物,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不对称醚。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过量的卤代烷,水洗涤除去卤化钠、氢氧化钠和相转移催化剂,干燥后即可得到产物。该方法和经典Williamson合成方法相比较,省去贵重有机溶剂和金属钠或氢化钠,后处理简单,可明显降低产品价格和操作危险,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的2,6-二甲基-4-羟基苯甲醛合成方法进行改进,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3,5-二甲基苯酚):n(Zn(CN)2):n,(AICl3)=1:0.7:1.8,以AlCl3升华品为催化剂,合成温度65℃,此时收率可达51.1%,较传统合成法提高了10.1%,纯度可达99.5%.  相似文献   
7.
在锌锰干电池中加入醋酸盐可提高电池容量,延长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8.
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铜箔上沉积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Ni合金,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所得Sn-Ni合金材料的粒径在1~2mm之间,主要成分为Ni3Sn2和Sn。将电沉积有Sn-Ni合金的铜箔经过干燥、压片后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其首次可逆比容量达到516mAh/g,首次库仑转换效率在75%。而传统涂浆法制备的Sn-Ni合金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为416mAh/g,首次库仑转换效率仅为27.5%。与传统涂浆工艺相比,直流电沉积法直接获得的Sn-Ni合金负极首次循环的可逆容量、库仑效率都有明显优势,但循环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磺基不饱和聚酯的合成配方、工艺条件,以及用该树脂替代SR—1聚酯树脂配成浸润剂进行玻璃纤维拉丝实验,从而获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