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冶金工业   1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关于转炉溅渣护炉的几个工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浏  杜昆  佟溥翘  郑丛杰 《钢铁》1998,33(6):65-68,72
分析总结了国内转炉溅渣护炉的生产经验,提出:①溅渣护炉的合理渣量为:Qs=0.301W^n(n=0.583 ̄0.630);②转炉参数与合理溅渣参数的关系为:H·d/D=16.24+0.60(Q·h/d)^0.33·t;③适宜溅渣的合理终渣成分为:R=2.8 ̄3.5,(TFe)=10% ̄15%,MgO〉8%;④转炉出钢温度对炉龄的影响为:n=208529-120.9t。  相似文献   
2.
提高氧气转炉供氧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志杰  常金宝  李荣生  杨文远  杜昆  郑丛杰 《钢铁》1999,34(3):20-23,33
介绍了在提高转炉供氧强度过程中,在氧枪设计,喷头射流流场测定,供氧和造渣制度的吹炼过程冶金反应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取样、测温和对炉衬残砖的化学成分、岩相、流动温度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炉渣的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结果表明:转炉终渣MgO含量应控制在10 % 左右、溅渣层的熔损主要发生在炉温较高的吹炼后期,而镁碳砖的侵蚀是由于炉渣渗入镁碳砖的气孔和裂缝中,使其脱碳和渣化,在高温下流入渣层所致。  相似文献   
4.
溅渣护炉中氮气射流的实测结果表明,低滞止压力(0.53MPa)所产生的过膨胀超音速射流速度衰减快、偏移量大、冲击面积小、射流能量损失大。根据实测结果和射流对熔池的冲击能量分析,提出了溅渣护炉喷吹氮气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变化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进行了测温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吹炼初期熔池升温速度很慢,平均仅为3.6℃/min;吹炼中期平均为23.5℃/min;吹炼后期平均可达28.8℃/min;吹炼过程中,熔池金属过热度应在60~120℃范围内;终点钢水过热度由所炼钢种的要求而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300t转炉炼钢的热支出为1935.33MJ/t铜,热效率为46.07%。  相似文献   
6.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承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t转炉半钢炼钢、全连铸、出钢温度1710 ̄1730℃和终渣中TFe为20% ̄33%条件下,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包括吹炼过程加白云石造渣、对终渣成分进行改质和降温、确定合理的氮气喷吹参数等)使炉龄提高1.8倍,降低成本10.3元/t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产实际入手,讨论了小转炉实现长寿命顶底复吹的方法,对底吹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小转炉顶底复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进行了测温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吹炼初期熔池升温速度很低,平均仅为3.6℃/min,吹炼中期为23.5℃/min,吹炼后期可达28.8℃/min。吹炼过程中,熔池金属过热度应在60℃~120℃范围内;终点钢水过热度由所炼钢种的要求而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300t转炉炼钢的热支出为1935.33MJ/吨钢,热效率为46.07%。  相似文献   
9.
大型转炉炼钢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副枪取样方法研究了宝钢一炼钢300t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脱硫反应的情况,用Belaf程序计算了吹炼科点渣钢之间脱硫反应的平衡值。转炉终渣硫含量平均占炉料中总硫量的31%,气化脱硫作用很微小。  相似文献   
10.
蔡伟  杨利彬  王东  于文涛  郑丛杰  佟溥翘 《炼钢》2012,28(4):7-9,12
利用冷态模拟方法研究了转炉冶炼低碳钢时炉衬的侵蚀规律和溅渣时转炉熔池部位的合理留渣量和溅渣枪位。试验结果表明:熔池部分的冲刷侵蚀最严重;随着枪位的升高,熔池部分侵蚀变得严重,熔池以上部分的侵蚀深度却减弱,炉底部分侵蚀基本不变。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10 t转炉溅渣时熔池部位的合理留渣量为10 t,溅渣枪位为1.35 m。优化后,转炉炉龄从5 500炉提高到8 000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