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金属工艺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与母相有序态SCIE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X射线衍射和内耗测量研究了Cu-Zn-Al合金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马氏体相变和母相有序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淬火-时效”试样从室温加热到320℃马氏体完全消失为止始终未发生逆相变。分级淬火短期等温试样出现B2?9R和DO_3?18R两种马氏体相变共存。随着等温时间的增长,B2?9R相变消失,与此同时DO_3?18R相变增强。然而,淬火后立即上淬到100—150℃等温的试样只出现B2?9R相变,即使等温时间增长也能继续保持。显然,从高温快冷不能抑制A2?B2有序,却可以抑制B2?DO_3有序。虽然分级和上淬处理时母相所处的湿度相同,但其有序态却各异,足够的空位浓度是发生B2?DO_3有序转变的必要条件。文中讨论了Cu-Zn-Al合金马氏体稳定化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机械动作特性,感温与驱动的控制原理以及单程和双程记忆效应在热保护器和热继电器上的应用实例.试验结果表明,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完全能作为热敏元件代替双金属片用在热保护器,热继电器或温度控制器上.并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母相区时效和热循环对Cu—Zn—Al合金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川  徐东 《功能材料》1995,26(4):347-349
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的方法研究了Cu-26%Zn-4%Al合金800℃淬火后在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以及相变热循环过程SME变化的规律。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随时间开始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发展这两种机制所引起的相反效果。拘束条件下热循环引起回复率的衰减比起自由状态下要缓慢。这可能是应力的存在有  相似文献   
4.
通过光学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初步探讨了Ag-43.3wt%Cd合金中温等温贝氏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试验表明,Ag-Cd合金贝氏体与Cu-Zn合金贝氏体在形态和结构上具有类似特征,长期等温处理后,所产生的贝氏体条具有f.c.c的结构,其点阵常数与该成份下的共析α相的点阵常数一致。  相似文献   
5.
使用 X 射线衍射和内耗方法测得,Ag-43.3 wt-%Cd 合金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外,β母相 X射线衍射强度和内耗值都呈现波动现象。在孕育期内,内耗随时间显示一个峰值,它随孕育期减短而增高,达到峰值的时间随孕育期减短而减少。这种 X 射线强度的波动和内耗的增高可能与母相中贝氏体相形核区点阵局部软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Fe337(wt)%Mn522(wt)%Si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变量和不同回复温度的热机械循环(简称“训练”)条件下的形状记忆效应(SME)。通过电子显微分析观察到应力诱发马氏体均为薄片层组织。在应变量过大或回复不充分的训练过程中,位错的增殖会破坏这种片层组织并影响晶体学的可逆性,同时使形状记忆效应恶化。  相似文献   
7.
Fe—Mn—Si—Cr合金经热拉—退火后的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和电探针等方法,对经热拉并退火后的Fe-28Mn-6Si-5Cr(%)形状记忆合金出现的严重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Mn-Fe基合金的反铁磁与高阻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动力学分析(DMA)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含锰45.9%-86.4%(原子分数)范围Mn-Fe-(Cu)合金的反铁磁转变,马氏体相变及高阻尼特性。当锰含量超过71%(原子分数)时合金在变温过程中发生顺磁-反铁磁转变引起模量的剧烈变化。在尼尔点(TN)以下的反铁磁状态-200℃温区内出现一个10^-1数量级内耗的高阻尼区。随着含锰量的增加该区内逐渐显示出两个分立的内耗峰。确定了其中高温端的内耗峰为马氏体相变的贡献而低温端的内耗峰则纯属孪晶界的驰豫型内耗。文中测定了驰豫过程的激活能,讨论了合金呈现高阻尼与两种相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三种 Fe-Ni-C 合金中珠光体、贝氏体及马氏体的低频相变内耗,发现马氏体相变内耗遵守相界面位错的静滞后损耗机制,珠光体和贝氏体相变内耗不遵守这种机制。在频率基本不变时,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内耗峰增高,峰温降低,且 Q(?)和(?)/fm 件·T_m 呈正比线性关系;频率增加时,珠光体和贝氏体的内耗峰明显降低,峰温上串。在连续冷却条下,Fe-Ni-C 合金中开始珠光体及贝氏体相变时并不存在点阵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的方法研究了Cu-26%Zn-4%Al合金800℃淬火后在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以及相变热循环过程SME变化的规律。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随时间开始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发展这两种机制所引起的相反效果。拘束条件下热循环引起回复率的衰减比起自由状态下要缓慢。这可能是应力的存在有利于诱发马氏体相变,使马氏体回复率显著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