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准确预测低普朗特数流体在燃料组件棒束子通道内的传热特性,需选取合适的湍流普朗特数模型。针对5种不同的湍流普朗特数模型,基于三角形棒束换热关联式,研究采用剪切应力传输(Shear Stress Transfer,SST)k-ω湍流模型,分析不同的棒束子通道结构,并与液态铅铋实验验证的换热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棒径与节径比条件下各种湍流普朗特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湍流普朗特数模型不仅与雷诺数Re、贝克莱数Pe有关,还与节径比P/D有关;在节径比1.3~1.7范围内Kays学者提出的局部湍流普朗特数模型模拟结果与Mikityuk关系式计算值较为吻合;各种湍流普朗特数模型均有最佳的节径比适用范围。因此,相关模型能够用于不同节径比条件下三角形棒束子通道内铅铋传热特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岩心观察,结合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微观图像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入剖析了区内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成岩序列以及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乌尔禾组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成岩收缩、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可划分出4类成岩相,即砾缘缝-浊沸石溶蚀相、伊利石胶结相、方解石胶结相、石膏-高岭石胶结相。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出发,通过对地震,测井,岩芯,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歧口凹陷断陷湖盆缓坡区进行了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两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层序Ⅱ;体系域五个,层序I两个,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被剥蚀;层序Ⅱ三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基划分12个准层序。层序成因分析、构造对层序的控制对于分析科学预测生储盖层条件和组合特点进而通过有利勘探目标预测的准确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程群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线,分析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相互关联关系,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整合分散的实践模块,促使应用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获得应用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达到我校对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供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纤光栅的悬臂结构疲劳裂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以及裂纹对机械结构的寿命和生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叶片等悬臂类结构设计了一种采用光纤光栅进行疲劳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裂纹对结构疲劳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完整叶片结构试件的固有频率为124.2 Hz,经过5×106次循环后固有频率和光栅波长均无明显变化;而有0.1 mm深度裂纹的固有频率为123.3 Hz,经过5×106次循环后固有频率变为86.68 Hz,证实了裂纹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东区目前现场运行柱塞气举井200余口,生产制度的调整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依据,仅靠人工进行分析实施,人工调整生产制度难度大、效率低;结合柱塞动态和实施井的生产动态进行柱塞气举制度优化和智能化研究,为苏东区块柱塞气举生产制度调整及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孙永菊  陈建伟  梅华平  刘静  李桃生  吴庆生 《材料导报》2021,35(19):19036-19040
氮化铀(UN)核燃料具有铀原子密度高、熔点高、导热性好、耐辐照、良好的液态金属相容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及事故容错燃料的重要候选燃料.相对氧化铀核燃料,氮化铀燃料合成工艺复杂,制造及保存难度高,并且其性能随着合成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进而影响其在反应堆的服役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碳热还原氮化路线、金属氮化路线、铀氟铵化合物氮化路线、溶胶-凝胶法4种氮化铀合成工艺,并对各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氮化铀合成工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相转移催化技术,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先将对羟基苯甲酸和碳酸钾成盐,再使对羟基苯甲酸钾盐、氯化苄在水和二甲苯的二相体系中酯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超声功率160W,超声温度85~90℃,超声时间1h,氯化苄与对羟基苯甲酸摩尔比为2:1,四丁基溴化铵与对羟基苯甲酸摩尔比为0.02:1,二甲苯与水体积比为1:4。产率可达90.3%。  相似文献   
9.
带绕丝燃料组件的堵流事故是铅冷快堆安全分析的重要工况之一。由于在铅铋自由液面处的气体夹带或在气体增强自然循环条件下存在铅铋-氩气的两相流情况,可能引起燃料组件堵流工况下的局部热工水力特性变化。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带绕丝19棒束燃料组件进行建模,模拟分析了堵流工况下的铅铋-氩气两相流传热压降特性,并对两相流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对入口雷诺数、堵块孔隙率、氩气气泡直径等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堵流条件下氩气气泡的流动行为包括逃逸、耗散和受限,在气相体积分率较高的区域会产生局部微正压及过热现象。研究结果可为铅冷快堆堵流事故的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