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6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考察了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钻井废泥浆,关联了干燥器的体积传热系数表达式,可定量计算进风速度、进风温度、废泥浆体积流量和含水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热效率达55%,体积传热系数可达6kW·m^-3·K^-1,可用于钻井现场柴油机废气干燥钻井废泥浆。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干燥产物粒度平均值为12/μm,且分布较为集中,其密度为3.2g·cm^-3,可以回用于钻井泥浆的加重材料。浸毒试验表明,干燥产物CODCr值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填充多孔介质的竖直同心套管内,非均匀分布的内热源和内外壁面温差对自然对流的影响。考察了高宽比A、内热源分布系数m以及内外Rayleigh数之比Rai/Ra对流场、温度场和内外壁面Nusselt数的影响。结果表明:Rai/Ra较大时流场中部形成逆向环流,并出现θ>1的高温区;内壁面Nusselt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大约在Z=0.8处出现转折。外壁面Nusselt数在Z>0.8处变化加剧,表明外壁面对流传热主要集中在管上部区域。m增大流体中心逆向环流随之减小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3.
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Gibbs自由能最小法和平衡常数法分别计算了热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在均相体系和非均相体系中的平衡组成。采用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特雷纳法数值模拟了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甲烷、乙烯、乙炔、氢气和炭5种稳定物质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演变。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甲烷在1200K时几乎完全裂解,2500K以下时,炭黑由芳香烃中间体生成;2500~4200K时,C2H、乙炔和氢气是主要产物,炭黑由C2H2、C2H中间体生成;4200K以上时.体系中仅有炭、氢自由基,炭黑由炭自由基生成。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2000K、100kPa,反应时间1.0ms时,甲烷已几乎全部裂解,0.1~1.0ms时,乙炔是主要产物,10.0ms以后炭黑产率接近100%。压力增加,乙炔收率下降,炭黑的收率增加,温度越高。乙炔和炭黑的生成速率越大。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表明在3500—4500K的温度范围内,5.0~10.0μs的时间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收率的乙炔和炭黑。  相似文献   
4.
局部加热竖直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壁面局部恒温加热,外壁面恒温冷却,其它壁面保持绝热条件下的竖直同心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瑞利数Ra、半径比k及高宽比A对流场和温度场、内外壁面局部努塞尔数和加热段的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及k对速度和温度的分布影响显著,随着Ra和k的增加,环流中心向上部和外壁面偏移,上部流速度远大于下部。内壁面加热段局部努塞尔数沿Z方向降低,但随k的增加而增加;外壁面的局部努塞尔数变化与内壁面相反。加热段平均努塞尔数Nui随砌及k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平均努塞尔数与瑞利数的关联式Nui=mRa^n。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route about producing carbon black,by wich the natural gas crack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thanks to an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xternally given by a plasma jet.The carbon black produced by this process has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and a small average diameter of 38nm as well as a highly branched aggregate.The higher DBP value of 1.40ml/g shows it should be a high structure carbon black.The FTIR spectra shows that there are lots of aromatic c-c bonds and a large amount of nitrogen-cou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carbon blacks surface,such as-NH,-CN as we3ll as -CH,-OH,-COOH groups.  相似文献   
6.
“谈心”是做好成人教育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心、情、疏、通”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谈心”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化工专业开展分离工程多层次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化工专业从专科到本科(一本,二本和英才班)等不同层次的分离工程课程教学,阐述了构建适应不同层次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按照各类基础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和一般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设计难易有别、基础与应用并重、统一性与灵活性兼备的分离工程课程体系结构,并根据课程体系设计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NH3-CO2-H2O汽液平衡模型预测结果,指出受液相温度和碳化度影响,氨法烟气CO2捕集尾气NH3分压低于1.0Pa的工艺条件苛刻,常温常压下不能达到尾气排放NH3含量10ppmv的环保指标。提出利用磷石膏复分解反应使该三元体系转化为沉淀和强电解质溶液,抑制NH3逸出,具有脱除尾气微量NH3的机理,同时可提高CO2捕集率。  相似文献   
9.
常压下利用15 kW的实验室装置,进行了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在氢等离子体射流作用下重整制合成气的实验。考察输入功率、原料气流量和甲烷与二氧化碳的配比对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率主要由输入功率和原料气流量决定,产品的选择性与原料气的配比密切相关。如在等离子体输入功率8.5 kW,原料气进量1.3 m3/h,原料配比CH4/CO2为4∶6条件下,甲烷转化率为87.98%,二氧化碳的转化率84.34%,一氧化碳的选择性82.27%,能量产率达到1.63 mmol/kJ。与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过程相比,热等离子体射流重整反应具有处理量大,产物单一的优点,而且能量产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冷等离子体在甲烷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利用冷等离子体活化转化甲烷、与催化剂协同作于甲烷转化以及改性甲烷转化用催化剂中的研究进展。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甲烷转化注入了新的力量,对天然气的有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绿色化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