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直流电压下SF_(6)气体电晕脉冲特性,探明不同极性对脉冲阶段发展的影响,通过搭建针—板模型电晕脉冲平台进行了SF_(6)电晕放电实验。对常温常压下SF_(6)典型电晕脉冲波形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正负极性下脉冲特征参数的变化,同时研究了不同针—板间距下SF_(6)电晕脉冲阶段的变化过程,并对0.3 MPa气压下的脉冲阶段发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正负极性下SF_(6)电晕脉冲特征参数基本相同,大致表现为上升时间3~4 ns,下降时间13~15 ns,脉冲宽度20~25 ns;正极性电晕脉冲阶段主要分为初始脉冲阶段、流注脉冲阶段、刷状脉冲阶段等3个主要过程;负极性电晕脉冲阶段主要分为流注脉冲增加阶段、流注脉冲减小阶段、刷状脉冲阶段等3个主要过程;随着针—板间距的增加,电晕脉冲阶段电流范围增加,且正极性中的刷状脉冲阶段和负极性中的流注脉冲减少阶段电流范围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个人认为所有工业安全事故的本质,就是工业系统的封闭性。要解决工业安全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推动工业自动化系统由封闭向开发转型。工业安全现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稳定的一个关键指标,这一点,对从事工业安全领域的企业而言,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对企业从业者而言,每一年都是如履薄冰的。最近几年我以专栏的形式探讨工业问题,是基于对工业发展前景的担心。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显然头一个十年是以悲情谢幕的。各国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也为这个悲情剧本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2010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年份,美国时代周刊用“向上还是向下”做为自己的封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5.
2010年到2050年,在讨论自动化工业的时候,人们听到的将主要是工业设计、工业安全和自动规划三个概念。目前所有工业系统及自动化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都在纳米生物结构中全部完成,人类的每点进步跟上帝提供的可能性之间还存在巨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正九月的北京开始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金秋。金色的秋天里总会有瓜熟蒂落的场景,工业4.0的喧嚣正浓,但工业的进展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中国经济最近两个月的数据,不论从哪个方面解读,都很微妙。如果算上本届政府推出的定向宽松的经济刺激,依然没有找到创新的路线图,所有的努力总还是投资驱动,铁公基加上核电,貌似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工业人都  相似文献   
7.
8.
9.
无线网络技术对社会和工业的影响与日俱增,但人们对无线网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无线控制与无线数据的传输被理解为一个概念,从而影响了无线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区分什么是无线可以解决的应用领域,什么是无线技术目前不能解决的技术局限。对控制而言,无线控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人类科技可以实现的是无线的数据传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线控制。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取代控制网的技术发展,后者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10.
界面话题     
据说自从有了机器,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就一直不太好为了改善两者的关系,人机界面技术的进步就是众望所归四月的北京春夏之交,机缘巧合我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各生活了相等的时间,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技术氛围,所思所想颇多。归纳起来,可以用信息与语义的双重奏来概括从人文的角度看,语义属于文化的范畴,信息当然是当代技术的名词。有趣的事,今天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却是由信息回归语义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长钟义信教授是我多年前的朋友,对维纳信息论中关于信息的定义做过细致的研究,对维纳以概率定义信息的方法大不以为然,也为此召开过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