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58篇
机械仪表   49篇
建筑科学   80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靶面激光光斑尺寸原位测量的方法。从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特性出发,建立了激光烧蚀斑半径与辐照激光能量、光斑尺寸、烧蚀阈值间的关系式,模拟分析发现辐照激光光斑尺寸对烧蚀斑半径随辐照能量变化曲线有较大影响。对于脉宽为2 ms,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实验测量了不同能量激光辐照下相纸烧蚀斑半径,并用推导出的关系式拟合测量数据,获得了靶面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同时,也测量了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对高斯光束束腰位置和样品烧蚀阈值的光斑尺寸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结果可靠,简单高效。该技术可以为高能激光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和激光加工等应用领域中实现简单方便地测量靶面光斑尺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3.
4.
5.
该文提出了在s3c2440上移植linux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视频采集、传输和显示。利用V4L2实现对中星微ZC301摄像头的拍照图片采集,通过linux下Socket编程实现对采集到JPG格式图片的保存和发送,接收端是基于QT写的服务端以实现窗口接收视频并显示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265/70R17115S规格雪地轮胎的设计,外轮廓方面,轮胎的设计外直径797 mm,充气断面宽282 mm,轮胎的行驶面宽207 mm,设计行驶面弧高度8.5 mm,胎圈着合直径取值430 mm,轮胎的胎圈着合宽度237.8 mm,轮胎的断面水平轴位置取值0.96746;轮胎的胎面花纹设计分为长型花纹(M型、L型)与短型花纹(S型),3种花纹为交替变节距呈现,花纹深度10.4 mm,花纹饱和度68.16%。轮胎的施工设计方面:胎面挤出部件为全分层设计,可更好的区分胶种,功能性更强,胎侧挤出部件为双复合设计,冠带层的1#、2#带束层材料使用3×0.30HT钢丝帘线,胎圈部位的钢丝圈为斜六角形结构,更好的保证了成品断面钢丝圈部位,切割后呈近圆形;胎胚成型使用的设备是萨驰一次法成型机,胎胚硫化使用的设备是韩国东和液压硫化机,硫化工艺为氮气硫化。生产的成品轮胎的外缘尺寸、强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通道热沉是解决微机电系统电子元器件冷却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微通道热沉的传热性能,设计2组不同水力直径的微通道热沉,分别在其流道壁面加工三角形凹槽和扇形凹槽.搭建微通道内液体单相流动与换热实验平台,以去离子水为流体介质,实验测试不同流量下微通道热沉的进出口液体压力、温度和加热面温度.以微通道流动压降、摩擦常数、加热面温度、努塞尔数和场协同数为评价标准,系统研究凹槽型微通道的流动和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当水力直径相同时,扇形凹槽微通道内液体流动压降小于三角形凹槽微通道内的;当水力直径较小时,三角形凹槽微通道的换热性能优于扇形凹槽微通道的,水力直径较大时,扇形凹槽微通道则具有更好的散热能力;当单个通道内流体速度小于1.12 m/s时,扇形凹槽微通道的综合性能优于三角形凹槽微通道.  相似文献   
8.
转矩估计的前提是磁链观测,采用改进的电压法对磁链进行观测.考虑到定子电阻的影响,对基于dq轴方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辨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并发现该电阻辨识算法具有收敛值不唯一的可能,而仪使用q轴方程的辨识算法能克服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SiCp/2024复合材料棒材半固态挤压是一个典型的半固态触变成形过程,尤其对高固相分数(~60%),更接近于塑性加工中超塑性变形机制.对其加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便揭示高固相体积分数半固态触变成性的规律.研究表明稳态触变挤压的关键是在于保证压力下速度与半固态坯料的凝固速度相协调,只有当变形区坯料保持在固相分数较高固-液态或刚凝固完状态时,才能实现稳态的触变挤压过程;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挤压力减小其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值更均匀,且等效应力减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减小,平均拉应力值减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2010-04-20—04-21发生在山西省的大到暴雨、局部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客观模拟,主要得出以下4点结论:①对比2010-04-20T08:00—04-21T08:00的24 h降水预报与实况可见,山西省中南部降水情况与实况值接近,山西省北部降水情况略大于实况值,模拟域中降水量的最大值略小于实况值,雨带分布与实况非常接近。②2010-04-20T13:00—04-20T17:00,云系处于发展阶段,云内含水量和雪含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云水在2010-04-20T17:00,2.5 km处达到最大值0.24 g/kg,顶高为3.5 km,分布在1.2~3.9 km处,雪最大值为0.25 g/kg,位于0℃层上方;雨滴在暖层,雪和云水的增大区对应着雨的增加区,雪和云水是雨滴形成的主要粒子,且雪和云水是降水的主要原因;云系进入消散阶段,至2010-04-21T10:00降水基本结束。③云系在2010-04-20T10:00开始发展,2010-04-20T18:00到达旺盛阶段,随后开始逐渐消散,至2010-04-21T10:00云体基本消散。垂直上升气流的速度多为0.1 m/s,最大为0.5 m/s,符合层状云系的特征。④在8 km以上的区域,雪会通过凝华、雪花与冰晶碰并和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等方式增长。其中,凝华增长起主要作用,最高所占比例为100%.在5~8 k m的区域,雪花通过凝华增长;在4~5 km的区域,雪花通过凝华和冰晶向雪的自动转化增长;在3~4 km的区域,雪花通过凝华和结淞增长,凝华增长最高所占比例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