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报道了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包括:制备材料与方法,给药途径与体内分布,吸收;药物从微粒和纳粒中的释放;微粒和纳粒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转化法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国内外关于生物转化法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情况,其中包括转化过程中菌种的选择及其改造、发酵底物的选择、发酵条件及产量、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等。并对该生物转化过程提出一些新的改进方法,以期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蛭素是高效稳定的抗凝血分子.本文模拟了水蛭素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分子动力学性质,获得水蛭素的活性,稳定性和其构象的关系.表明在高温和高pH的条件下,水蛭素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水蛭素的动力学性质(RMSD,RMSFand Rg)和晶体结构大不相同.因此得出结论:由于在静电相互作用诱导下,水蛭素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水蛭素在高温高pH下失活.  相似文献   
4.
使用电源电压为26 V交流电激发空气来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分别处理样品0、1、2、3、4、5 min。使用发射光谱(OES)对等离子体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光谱扫描多功能读数仪(SSMR)对克雷伯氏菌细胞内活性氧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FS)分析克雷伯氏菌细胞膜电位和膜通透性。OES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26 V,放电间隙3 mm时,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因子主要是紫外线和活性氧自由基。SSMR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克雷伯氏菌细胞内活性氧浓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FS结果表明,细胞膜电位升高,促使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提高细胞膜通透性。研究结果提示,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醇/(NH4)2SO4两相盐析体系,从酿酒副产物葡萄籽中提取多酚、类黄酮和原花青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组成(质量分数)为30%乙醇/18%(NH4)2SO4的体系提取葡萄籽中多酚、类黄酮以及原花青素,得率分别为64.54、42.45、23.16 mg·g-1;它们富集于上相乙醇相,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7.31%、98.19%、97.92%。室温条件下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与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法测定两相盐析萃取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分别为61.85、71.76 mg·L-1,比传统的热回流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基化学品2,3-丁二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3-丁二醇的发酵研究(菌株、非粮碳源、发酵工艺)和下游处理技术两方面对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不同的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降低2,3-丁二醇的生产成本应从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及高效廉价节能的分离工艺研究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展开2,3-丁二醇的应用研究是今后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磷脂酰胆碱(PC)富集物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浓缩液为底物,正己烷为反应介质,在固定化磷脂酶A1(PLA1)的催化作用下,制备DHA型磷脂(PL-DHA)。研究了底物摩尔比、加酶量、溶剂用量、反应温度、水活度、反应时间对PL-DHA制备的影响。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DHA浓缩液和PC的摩尔比为4∶1,加酶量为2种底物总质量的20%,溶剂用量为4 m 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 h。经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得到的磷脂中DHA的含量为17.7 mg/g PL,并用棒状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TLC-FID)分析了PC含量随反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盾叶薯蓣糖化液发酵生产2,3-丁二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克雷伯氏杆菌以盾叶薯蓣糖化液为底物发酵生产2,3-丁二醇(2,3-BD),考察了2,3-BD浓度、生产强度、有机酸生成及代谢流量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盾叶薯蓣中的有机酸成分能促进三羧酸循环途径和乙酸途径的代谢流,减弱琥珀酸途径的代谢流,从而提高2,3-BD的浓度. 以盾叶薯蓣糖化液为底物,采用批式流加方式,补加固体葡萄糖,发酵56 h,发酵液中2,3-BD最终浓度达到80.20 g/L,乙偶姻与2,3-BD浓度之和最终达到86.19 g/L,生产强度达到1.54 g/(L×h),比单独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分别提高了8.50%, 7.38%和7.69%.  相似文献   
9.
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稳态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稳态优化.针对色氨酸生物合成过程的三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建立了使色氨酸消耗和分泌的综合项最大的稳态优化控制模型.根据IOM方法,将非线性优化问题近似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来求解,最后得到了一个稳定而且鲁棒的稳态,在该稳态下,色氨酸产率提高为基本稳态时的9倍,这一数值结果表明了优化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甘油连续生物歧化过程的过渡行为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肺炎杆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过程对稀释速率和底物进料浓度变化的过渡行为反映了细胞生长和胞内物质代谢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体系的过渡响应取决于操作条件变化前后系统所处的状态,当底物浓度由限制状态向剩余状态过渡时,甘油的残余浓度不断上升,而乙醇的浓度则逐渐下降,同时生物量、1,3-丙二醇和乙酸的浓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本文用“甘油浓度变化速率”的概念修正了菌体生长模型,并对甘油歧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