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广播发射机使用时的特定要求,本文选用高速SOC51单片机作为广播发射机微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人机交互等外围模块的硬件电路,远程通信电路和实时时钟电路进行了详细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部分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子程序的设计思路。投入使用后的广播发射机控制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性高,实时性强,操作简单和界面友好等特点,真正实现了广播发射机播放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纤光栅编码信号解调是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简单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从波长转化量分类角度对光纤光栅的几种解调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运动估计是视频压缩编码中最重要和最耗时的环节之一。H.264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编码技术,虽然编码效率明显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较大的运算量,特别是在运动估计模块中。为了减少H.264中运动估计算法的运算量,对运动估计算法中的搜索模板进行了研究,在分析EPZS算法的基础上,将非对称十字形和非对称六边形与EPZS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PZS算法。利用三个序列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搜索精度相似的情况下,改进后的EPZS算法搜索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组合序列密码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若干个m序列作为驱动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非线性函数产生非线性组合序列密码,可以既能保留m序列的绝大部分良好的随机特性,又能加大周期和提高其线性复杂度,具有良好的保密性。本对此神经网络组合序列密码进行了电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VHDL语言作为一种硬件描述语言,其并行执行的特点适合仿真神经网络,便于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本文简要介绍了Hopneld神经网络算法,并用V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了Hopfield神经网络模块。Hopneld神经网络模块可应用到加密芯片上,模拟非线性函数控制伪随机序列的输出。  相似文献   
6.
在静电场中,对电位函数求负梯度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矢量.但在现行的教材中没有提到该关系式的适用条件,使学生对其有错误的理解.本文通过采用电场强度积分表达式和对电位求负梯度来求解电场强度的两道例题,分析了公式E=-▽Φ产生错误应用的原因,由此强调该公式的应用条件,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小距离分类法和最近邻分类法是最简单、快速、有效的分类方法,但对噪声较敏感,对于训练样本很少或训练样本偏离类中心较远时,分类效果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均值更新(MU)的分类模型,通过不断扩大训练样本并更新均值中心来改善对测试数据的分类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均值更新的最小距离(MU-MD)分类模型,利用MU的分类结果重新计算各类的均值,然后采用最小距离法对所有测试样本重新进行划分,以确定最终的类别归属,这样可以部分纠正MU分类过程中的错分,进一步提高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利用SoC芯片Garfield,设计基于uClinux操作系统和TCP/IP网络的银行自助设备--网络安全终端.从网络安全终端的功能定义与系统方案、网络安全终端的硬件实现原理图与样机制作、uClinux操作系统在Garfield芯片上的移植、网络安全终端各接口驱动以及TCP/IP驱动的编制、终端安全性的实现和终端与相应银行交易系统B/S架构下应用程序的开发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纤通信课程的特点及黑龙江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实践基地的实践环境,提出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思想,将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实践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加大实验、实践和课程设计的力度,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和培养情况。探讨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应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