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相位测量的微波位移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建筑结构全天候、高精度及低成本的位移监测要求,提出了基于相位测量的微波位移测量方法。该方法以微波作为全天候测量信号,利用高精度相位测量实现高精度位移监测,并采用低成本的标准频率器件搭建位移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位移测量精度可达0.12 mm,并验证了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低成本的位移监测特性。  相似文献   
2.
测相精度直接影响相位法微波测距的测距精度;为提高测相精度,基于晶振的温频效应,理论分析了温度对测距载波频率稳定度的影响,根据调频原理,分析了载波稳定度对相位差测量结果的影响;推导得到了温度影响相位差测量结果的解析式;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温度对相位差测量影响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微波测距载波频率稳定度的关键因素,测相结果与温度呈近似3次函数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定性相符。  相似文献   
3.
基于误差理论的LED灯具光强分布测量精确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误差理论将LED灯具光强分布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标准差作为测量精确度。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蝶型、朗伯型、聚光型配光分布的灯具为研究对象,对各灯具在选取不同角度间隔下测量得到的光强分布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得相应条件下的测量精确度和测量效率。结果表明,不同配光分布的灯具在测量光强分布时,为保证相同的测量精确度,所选的测量角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毫米波/红外(MMW/IR)复合导引头的共孔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对多种共孔径方案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实际需求对共平台共孔径复合方式进行仿真设计分析及实物测试,并给出了共孔径毫米波红外成像复合导引头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相位测量的快速高精度大范围的激光测距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快速、高精度和大范围的激 光测距需求,分析了现有单频和多频相位激光测距方法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频及高精度测时技术的 相位激光测距方法,并根据测距 要求以及按照测尺频率、测时精度和参考频率的顺序建立了测距系统参数选择模型,进而 按照测距参数需求搭建了实 验系统。实验表明,在300kHz单频测尺、260kHz参考频率和50ps测时精度条件下,实验系统具有500m测距范围、1.08mm 测距精度和0.03~0.04s测量速度,可为快速、高精度和大范围测距 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中专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问题有些浅显认识,谈出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一、直视起点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校新生入校时,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来自州县的学生均已在中学学过王、四本教材,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而部分从乡镇或牧区中学毕业的学生.则基础较差,有些连国际音标和基础语法都未能掌握。根据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如果再从字母开始教起,无疑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无线定位中单点测距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频技术的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有源反射式目标点实现远距离的测距,采用差频测相技术实现系统的高精度测距,采用基于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的时间差模块实现高精度相位测量;采用现有商业化器件搭建了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测距实验研究,大位移试验中该系统的测距线性度约为0.999 9,小位移实验中测距精度约为2.86 cm,分辨率优于10 cm。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自费生的增多,自费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成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切实的新课题。1992年9月,我担任我校9521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共有来自省内各地的计划外自费生60名,其中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6岁。高中毕业生24名,初中毕业生36名,有的已参加工作多年并结婚成家,有的刚刚走出中学校园,有的则在家待业数年,社会经历比较复杂。面对这样一个班集体,对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来讲,困难确实很多.3年的艰苦工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乐趣,也有痛苦.现在回顾总结一下,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蔗渣在水与四氢萘混合溶剂中液化过程的5个因素对蔗渣转化率的影响.蔗渣在混合溶剂中的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270 ℃、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蔗渣与溶剂质量比)1:6、碱浸预处理NaOH用量4%、四氢萘用量(占总溶剂质量分数)50%.各因素的影响次序:NaOH用量>反应温度>四氢萘用量>固液比>反应时间.在此工艺条件下,蔗渣转化率可达到97.9%.实验结果表明,四氢萘部分取代液化溶剂中的水,可以有效提高蔗渣液化效率,同时降低反应温度及压力,促进实验操作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