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阐述了高纯度LiNbO_3晶体激光损伤的机制,指出由于该晶体的铁电性,当被较强激光照射时其自发极化强度的改变本质上导致了光束内双折射率的变化,而促使其自发极化强度改变的因素是光、热电离以及与之具有同等意义的热释电效应,同时建立了计算这种光损伤的公式: △n_3=-f_(33)n_3~3p(N_t-n_(t∞)){1-exp[-(A_(11)+B_(21)C_1)t]} 并求解了高纯度LiNbO_3样品光损伤的最大稳态值(-2.47×10~(-3))。结果表明,我们的工作与人们公认的事实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掺Ni~(2+)的LiF晶体的正电子湮没特性。寿命谱测量使用快-慢符合正电子寿命谱仪,其双高斯分辨函数的参数为:半高宽度W_1=242ps,W_2=399ps;相对强度I_1=61.4%,I_2=38.6%;中心相对位移29ps。晶体由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提供,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Ni的含量。每个寿命谱总计数不少于9×10~5。测试的环境温度T=23±0.5℃。采用Posi-tronfit程序以三寿命成份拟合实验数据。结果(见表)表明,第三个成份的寿命和强度基本上不随样品变化(τ_3=(1.0±0.3)ns,I_3=(2.0±0.5)%),可以归结为源的影响;而另两个成份随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渠道设计中,人们往往只从水力学的角度考虑,由计算得到的最佳水力断面在4%的变化范围内选取一个宽浅式的断面,而忽略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施工的便捷性。文章以修建费用为目标,运用水力学的方法对爱河中型灌区的渠道进行设计,说明断面设计的合理性,为爱河流域的灌区渠道设计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发展,水利工作走向了数字化时代。使用计算机软件构建数学模型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水力情况进行模拟,而研究区地形的提取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地形前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诠释了地形提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实验所用的晶体沿〈100〉解理。~(60)Coγ辐照剂量分别为5×10~4rad、5×10~5rad、1×10~6rad、5×10~6rad、1×10~7rad。吸收光谱测量使用岛津UV-360型光谱仪。为计算色心密度,全部测量均设置于同一吸收档。正电子寿命谱测量使用快-慢符合正电子寿命谱仪。谱仪的双高斯分辨函数的参数为:半高宽度W_1=(0.35±0.02)ns,W_2=(0.46±0.04)ns,相对强度I_1=(68.7±1.0)%,I_2=(31.3±1.0)%,中心相对位移为(0.061±0.002)ns。正电子源为10μCi的~(22)Na,每个谱总计数不少于9×10~5,环境温度T=23.5±0.5℃。数据处理采用positronfit程序在B—1955计算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6.
弛豫现象是碱卤晶体中非局域正电子素(简称dPs)的重要特性。已有的关于弛豫机制的研究表明,理论上还不能很好解释这种现象,计算结果也与实验值相差大。  相似文献   
7.
营口市地处大辽河下游出口感潮段,由于地势低洼、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备、支流和潮沟河道淤积严重,洪涝灾害频发。根据工程区现状及工期要求,选取拆除重建悬臂式方案、填坡加固、单排灌注桩加固采用水平锚索拉锚和双排灌注桩加固方案,并分析各方案的特点,选定双排灌注桩加固方案最为合理。该方案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占用绿地相对较少、工期保证率高、投资较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是北方缺水省份,地下水资源在保障辽宁省城乡生活和各行业生产用水及维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水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文中主要针对辽宁省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出了几项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中针对本溪市农业灌溉用水计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各计量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各计量方式的实际应用成效进行了调研,进一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AIS数据是指通过AIS系统获取的船舶运动轨迹信息, 对其进行挖掘可以获得船舶的运动模式、航行路线、停靠地点等信息. 但其在采集过程中产生的离群点会对聚类等任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AIS数据挖掘之前需要进行离群点检测. 然而, 当AIS轨迹数据中存在大量离群点时, 会导致大多数离群点检测算法的准确率显著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移动的轨迹离群点检测算法(center shift outlier detection, CSOD). 通过迫使数据点向其K近邻集合的中心移动, 使每个数据点更加接近典型数据, 从而有效地消除了离群点对聚类的影响. 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使用浙江海域AIS渔船轨迹数据集, 将本文提出的CSOD算法与一些经典的离群点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CSOD算法整体上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