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主要包括中文平面命名实体识别和中文嵌套命名实体识别两个任务,其中中文嵌套命名实体识别任务难度更大。提出了一个基于词汇增强和表格填充的统一模型TLEXNER,该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上述任务。该模型首先针对中文语料分词困难的问题,使用词典适配器将词汇信息融合到BERT预训练模型,并且将字符与词汇组的相对位置信息集成到BERT的嵌入层中;然后通过条件层归一化和双仿射模型构造并预测字符对表格,使用表格建模字符与字符之间的关系,得到平面实体与嵌套实体的统一表示;最后根据字符对表格上三角区域的数值判断实体类别。提出的模型在平面实体的公开数据集Resume和自行标注的军事领域嵌套实体数据集上F1分别是97.35%和91.96%,证明了TLEXNER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蓝牙视频传输系统不能很好地保证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图像质量,通过对现有视频应用规范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具有QoS保证的蓝牙视频传输机制,该机制通过业务分类、优化缓冲区大小,有效改善了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视频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输机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对于互联网上层应用和底层通信技术的蓬勃繁荣,互联网的基本网络架构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还是基于设计之初的TCP/IP协议.随着应用环境、用户需求和底层设施的不断发展变化,现有的网络结构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网络架构、概念、服务、协议和算法,以构建不同于现有互联网的新型未来互联网.不过,任何一种新的思想在实现或部署到真实的网络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因此,构建大规模的、真实的、可控的试验平台不仅是未来互联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未来互联网本身探索和研究的一种途径.文中从规模、功能、开放性等基本特性以及科学实验要素、网络元素类型三个方面对试验平台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分析了试验平台的结构化原则和分层结构;重点分析和总结了构建试验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实验描述语言、控制框架和网络资源分片技术;分析了国内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梁军学  郁滨 《计算机工程》2008,34(9):273-275
基于对Linux下蓝牙协议栈BlueZ源代码的分析,给出BlueZ的组织结构和特点。分析蓝牙USB传输驱动机制和数据处理过程,给出实现蓝牙设备驱动的重要数据结构和流程,并总结Linux下开发蓝牙USB设备驱动的一般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