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9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电工技术   397篇
综合类   326篇
化学工业   739篇
金属工艺   359篇
机械仪表   334篇
建筑科学   607篇
矿业工程   232篇
能源动力   292篇
轻工业   650篇
水利工程   148篇
石油天然气   195篇
武器工业   56篇
无线电   9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2篇
冶金工业   238篇
原子能技术   72篇
自动化技术   121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热处理获得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魏氏组织的Ti6321合金,研究不同组织的Ti6321合金在动态压缩下的绝热剪切行为。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帽形试样进行强迫剪切加载,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其绝热剪切带和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Ti6321合金的绝热剪切敏感性与其组织密切相关,魏氏组织具有最高的绝热剪切敏感性,等轴组织与双态组织的绝热剪切敏感性接近。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双态组织的Ti6321合金初生α相含量降低,绝热剪切敏感性增大。冲击速度也会对Ti6321合金的绝热剪切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冲击速度提高,其绝热剪切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目前处于第三次高速发展期,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离不开其物理基础——类脑芯片.类脑芯片特殊的传输信号和电路架构,将引起全新的电磁完整性问题.传统的自动化设计软件无法适用于类脑芯片,针对类脑芯片的新型模拟及设计技术和方法亟待开发.在类脑芯片发展前期加入电磁完整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FR/QR的特种设备数据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研发是一个综合业务的人机管理系统,分别由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与网页后台管理平台2个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的开发是对特种设备管理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降低重复劳动强度,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系统的研发是特种设备业务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进步,更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今工作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4.
以多壁碳纳米管和亚甲基蓝为修饰材料,制备了聚亚甲基蓝和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PMB/MWNTs/GCE),探讨确定了磺胺电化学检测的最优条件,获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研究了所制备电极检测磺胺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MB/MWNTs/GCE在磺胺检测中有较好的线性范围,且在实际废水中检测低浓度磺胺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深度学习迅猛发展,颠覆了语音识别、图像分类、文本理解等领域的算法设计思路。深度学习因其具备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成绩尤为突出。然而深度学习与视频监控领域的结合并不多,由于深度模型具有多层网络结构,算法复杂度大,训练和更新模型时比较耗时,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回顾了深度学习的发展史,介绍了最近10年来国内外深度学习主要模型,论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指出了各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目标绿色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MGFJSP)的特点,提出从碳排放量、噪声和废弃物这3个指标来综合评定环境污染程度,建立了以最小化最大完成时间和环境污染程度为优化目标的MGFJSP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来求解该模型。算法的具体改进包括:设计了一种三维向量的编码和对应解码方案,在跟随蜂搜索阶段引入一种有效的动态邻域搜索操作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在侦查蜂阶段提出产生新食物源的策略用于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算法对比,以验证所建模型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朱悚之 《金属学报》2019,24(6):693-698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急诊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是否创伤性凝血病分为凝血病组(80例)和非凝血病组(20例)。比较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患者收住后第1个24 h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低体温及低灌注发生率等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将8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诊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人FIB,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治疗后的临床用血量、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FIB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 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输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凝血病患者PT>18 s(r=0.623,P=0.024)、APTT>60 s(r=0.722,P=0.018)、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15 s(r=0.719,P=0.033)与ISS评分呈正相关。碱缺失(base deficit,BD)≥6(OR=3.678,95%CI=1.065~9.417)、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OR=5.299,95%CI=1.122~8.711)和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OR=0.982,95%CI=0.971~0.996)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人FIB可有效改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病死率、缩短ICU时间,创伤性凝血病与创伤严重程度、合并休克、低体温和重型颅脑损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以处理器和显示芯片为代表的配件耗电量猛增,因此用户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50W的稳定输出功率已经是最起码的要求。为了留有一定的升级空间和保证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300W以上的电源产品成为市场的新宠,不过目前高功率电源市场中存在主要问题除了价格过高外便是虚报电源功率,相当数量的电源产品并不标注输出功率或仅提供最高功率标称。而目前售价仅有299元的大水牛PP450WHA却以其350W的稳定输出成为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电源产品。  相似文献   
9.
CX-805双极化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的数字式相关干涉仪体制,兼有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监测测向功能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固定站、移动站,或可搬移站进行使用,完成无线电监测测向、监听录音、录像等功能.垂直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无线寻呼、通信信号、导航信号等垂直极化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测向、交绘定位和干扰查处等;水平极化波的监测与测向,主要是针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监测、测向、监听及电视图像的录像,能满足对广播、电视信号指标测试和对非法台站的侦察、定位等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无线电设台用户的增加,无线电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审批台站前无线电通信系统间的电磁兼容分析工作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