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东部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这些不整合在剖面上可分为5种类型,它们在地震上具有明显的反射特征。在纵向上,不整合划分为3层结构,每层结构发育着多种岩石类型,在测井曲线组合上具有各自不同的响应。不整合纵向的分层结构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同时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和圈闭条件。尽管不整合的成藏条件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形成各类不整合时的应力强度、应力作用方式及地层变形程度均存在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不整合具有各自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岩性油气藏物理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砂岩透镜体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是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增储上产的重要岩性油气藏类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其成藏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充足且有效的油气源条件、充注方式、砂岩透镜体自身物性变化及沟通源岩与砂体的断层与砂体的相对构造位置是决定岩性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其中是否有沟通有效烃源岩的通道是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键,砂体物性变化及断层与砂体相对位置是影响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砂岩透镜体中心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断层上盘砂体为该区下一步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三叠系长2 油藏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长2 油 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寺湾油田长2 油藏的形成和富集受沉积相带、 优质储层、鼻状隆起背景、断裂、区域盖层、运移通道等因素的控制。其中,鼻状隆起部位油藏最为富集,裂 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长2 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长2 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以 外,构造-岩性油藏也是其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李强  赵卫卫 《计算机仿真》2024,(3):267-270+509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与转速会对电机的控制精度造成影响,导致电机弱磁控制效果差。为了提升整体控制性能,提出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弱磁控制仿真方法。分析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弱磁转矩特性,获取电机电磁转矩关系。根据获取结果建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弱磁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控制电机弱磁的电磁转矩与运行效率,以此实现整体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所提方法开展电机运行效率测试、电机运行稳定性测试,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及其预警指标和临界值,可以有效预测煤岩体活动的危险程度,指导现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开展。以园子沟煤矿10120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回采过程中的微震、钻屑、应力在线监测数据,对其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进行了预警效能分析和指标优化。研究表明,1012001工作面原有的钻屑量、应力在线、微震监测预警指标临界值偏高,且预警级别单一,无法对压力显现进行有效预警,整体的预警效能差;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优化了原有的监测预警指标及其临界值,得到了钻屑分段预警、应力在线分级预警、微震多子项分级预警模式及其相应的预警指标临界值,研究成果可以为现场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岩性油气藏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储量增长的主体,但目前对其成藏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文中根据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针对性地建立了岩性圈闭模型,对其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并深入研究了其成藏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岩性油气藏在成藏过程、成藏特征、成藏效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幕式成藏具有成藏效率高、速度快的特征,油气源条件、充注方式、充注压力、断层断穿及砂体自身物性是岩性油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是否有断层断穿的运移通道是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键。该研究结果对于断裂发育的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连续型”油气藏文献进行了大量查阅与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连续型”油气藏的内涵和发展历史,概括了“连续型”油气藏的特征和在国内的富集区域,总结了“连续型”油气藏的类型和勘探技术.认为“连续型”油气藏圈闭界限不明确,大面积普遍连续含油气,在国内分布领域广泛,各大含油气区呈现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中储量增长的重要类型,但目前对其成藏动态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该文根据陆相断陷盆地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地质特征,针对性地建立岩性圈闭模型,对砂岩透镜体油藏石油运聚成藏过程进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过程、成藏机理均存在差异,幕式成藏具有成藏效率高、速度快的特征,即油气源条件、输导条件、源储距离及砂体物性条件是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固溶温度对激光立体成形GH4169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激光立体成形GH4169高温合金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分析了固溶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均匀化,并对材料显微硬度的变化做了讨论。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材料的晶界越来越清晰,经1000-1170 °C固溶处理1 h后材料发生再结晶,当固溶处理温度高于1100 °C,有大量孪晶出现,晶粒相比沉积态显著细化,晶粒尺寸约200 μm。合金元素的均匀化在1100 °C保温1 h后基本完成。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显示,材料的显微硬度值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固溶温度低于1100 °C时减小趋势较快,高于1100 °C时减小趋势减缓。显微硬度的变化与材料中g ′和g "相及d相的形态和数量有关。1100 °C是激光立体成形GH4169合金比较合适的固溶处理温度下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