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安全测评是一个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的第三方服务。从概念与要求上看,信息安全测评(软件部分)应该属于软件测试V模型中的"验收测试",见图1。  相似文献   
2.
经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本刊2007年第一期杂志,刊发了2006年信息安全产品检验概况。本期,接上期“独家授权”栏目,本刊将陆续发布中心对2006年各类信息安全专项产品的具体分析情况予以接续发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正交试验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照IDS性能测试的特点予以介绍和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速电力电子系统的实时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可重构实时仿真系统设计方法。通过RT-LAB实时仿真平台以及配套的FPGA开发工具建立了基于FPGA的高速电力电子仿真系统。在仿真算法上应用修改节点分析法以及高速开关器件的普约维奇等效法,为大规模高速高精度实时仿真提供了可靠的运行环境。为了验证系统有效性,利用基于FPGA的高速电力电子仿真系统搭建了光伏逆变器测试系统,研究了光伏并网系统运行状态。仿真结果验证了FPGA高速电力电子仿真系统在光伏入网系统实时仿真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李勇  陆臻 《焊接》2004,(7):37-38
在海洋工程结构的构件中主要有T形、K形和Y形管节点,这些管节点中以6GR位置难度最大,6GR为带有障碍环的管子倾斜4 5°固定焊,其管子的轴线与水平面成4 5°角,位置固定不允许变动,障碍环的外径比厚壁管的外径约大30 0mm ,且安装在厚壁管外缘,距两管接缝及厚壁管端面的距离≤13mm。我们在培训中总结归纳了一套6GR焊接的操作工艺方法及其要点,供同行参考。1 焊接工艺及参数管材选用2 0无缝钢管,设备选用山东奥太ZX7-40 0STG逆变式焊机,直流反接电源,打底焊条为日本产单面焊双面成形用焊条LB - 5 2U ,3.2mm ,填充及盖面焊条为四川自贡…  相似文献   
6.
陆臻 《城市建筑》2011,(5):100-102
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率先富裕起来的一批名流富豪们心态渐渐平复下来,其价值观从一味追求西方古典奢华慢慢地回到了崇尚自然、追寻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来。因此,如何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理念、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作  相似文献   
7.
生猪生产一直是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常年栏存母猪3.5万头,高峰时达5万头,年出栏肉猪45万头。我市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个体饲养种公猪的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全市达到268头。这些种公猪绝大部分是不符合种用的劣质公猪,极大地干扰了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严重地降低了商品猪群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中心检测的隔离部件类产品总共分为四类:物理隔离部件、单向隔离部件、逻辑隔离部件及网闸产品,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70—2001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和信息技术网闸产品安全检验规范进行检验。由于此类产品的特殊应用要求,目前均为国内自主研发产品。其中,物理隔离是方案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生产厂家较多的隔离产品,其通过对硬盘和网络的物理隔离,简单而有效,缺点是数据交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法和气相法纳米SiO2补强硅橡胶,考察纳米SiO2的添加量和比表面积对结合橡胶量、橡胶吸附层厚度以及硅橡胶补强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胀平衡实验计算填料补强能力参数C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填料纳米SiO2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填料添加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效果显著,当质量比为0.4时,补强橡胶具有较好的力学综合性能,结合橡胶量增大至49.24%,吸附层厚度增至6.87nm,对于气相法纳米SiO2,增大填料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结合橡胶量,改善填料的补强效果,补强硅橡胶热稳定性也相应提高,此外填料的C值也随之增大,选一步验证了填料的补强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0.
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和国家安全。但工业控制系统的特殊性,也使其与传统信息系统在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安全问题及所需要考虑的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传统的信息安全产品无法适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因此出现了专用的工控信息安全产品,但缺少专业规范的工控信息安全测评体系,无法保证工控信息安全产品的基本安全。详细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的区别,梳理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工控信息安全产品,建立了工控信息安全产品测试评价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到实际的产品测试中,进一步推动工控信息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