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的设计方案,使用PIC18LF6620作为核心处理器,同时连续检测O2、CO、H2S、CH4四种气体的浓度。详细介绍了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处理电路。经过实际测试,该检测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塔中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塔中隆起是一个在早奥陶世末-东河砂岩沉积前多期活动的构造隆起,其南侧的塘古孜巴斯坳陷发育良好的下古生界烃源岩,多次的构造抬升剥蚀和暴露岩溶作用,强烈的断裂褶皱活动,有利于下奥陶统岩溶性储层的发育和局部构造的形成。与塔中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藏类比,塔中隆起东南部地区局部构造形成早,圈闭类型好,有四套重要的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3.
CO变换系统是合成甲醇、合成氨等化工工艺装置中最基本的操作单元,CO变换系统压差的高低直接影响气化炉的控制压力及负荷高低,制约着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对影响变换系统压差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文礼 《能源与环境》2005,(3):83-85,103
煤矿外因火灾安全预评价是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火灾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针对外因火灾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海洋立管模态参数(固有频率及振型)随结构参数(立管长度及弯曲刚度)、轴向张力(恒张力及变张力)、弹性约束刚度(扭转刚度及线性刚度)和附加质量系数的变化规律,将海洋立管简化为轴向张紧的细长梁力学模型,利用微分变换法对其自由振动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微分变换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和精确度高等优点;海洋立管固有频率随立管长度增加而降低,随立管弯曲刚度和上、下两端约束弹簧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海水附加质量系数增大而减小。运用微分变换法可很好地分析海洋立管模态参数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这为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分析及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善然  陈文礼  李惠 《工程力学》2012,29(3):124-132,142
为研究斜拉索风雨激振的发生机理,该文对带固定水线的斜拉索二维模型进行CFD 数值模拟,得到了气动力系数随上水线位置变化的曲线,并分析了上水线对拉索气动特性的影响。将CFD 计算得到的气动力系数曲线代入风雨激振二维两自由度模型中进行数值求解,实现了对风雨激振现象的完全数值模拟。然后对比风雨激振人工模拟降雨风洞试验测得的结果,分析了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水线的振荡是诱发风雨激振的主要原因,且考虑风速脉动后的斜拉索振动及水线振荡更接近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现有温度监控需要的仪表数量多,组网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多路温度巡检仪。使用STC15F2K60S2作为核心处理器,巡回检测16路温度传感器。仪表具有多种类型输入功能,可与多种类型传感器、变送器配合使用。具有测量显示、超限报警控制、数据采集记录及RS485通信功能,方便组成监控网络,大大减少了测量仪表的数量。方案采用多项创新技术,经实际测试具有测控精确稳定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依据三维地震和大量钻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下二门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并恢复了构造控制下的油气成藏历史。下二门构造是一个被后期断裂复杂化的背斜,古近纪末期的构造运动在泌阳凹陷主要表现为挤压抬升并形成凹陷的褶皱构造格局,断层则形成于新近纪末期。其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经历了3个阶段:a)廖庄期及廖庄期前沉积沉降阶段,发育低幅度的逆牵引背斜,核一—廖庄期发生早期油气缓慢充注;b)古近纪末期区域挤压隆升阶段,背斜幅度显著加大,油气快速充注形成古背斜-岩性油气藏;c)新近纪末期发生拉张断裂作用,背斜构造复杂化,古油气藏被破坏,油气沿断层调整运聚形成次生断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单纯依靠数值模拟方法求解膜结构气动参数的准确性,采用现场监测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混合子结构方法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屋盖ETFE充气膜结构的气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分别设立ETFE充气膜结构和流场两个子结构,然后利用已建立的风荷载监测子系统和膜结构振动监测子系统所获得的数据作为CFD数值模拟的输入,进行绕流场分析,从而获得ETFE充气气枕的附加质量、气动力系数和气动阻尼等气动参数,并分析其随时间和风速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子结构方法是获得充气膜结构气动特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史杰  李静  董珊  陈文礼  王宏臣 《红外》2020,41(1):21-26
热响应时间是微测辐射热计的关键参数,它会制约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最高工作帧频。热响应时间的像元级测试能够真实反映传感器的物理热响应时间,为产品设计优化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因此准确测量该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像元级测试方法均未能有效补偿微测辐射热计的自热效应,无法精准地测量热响应时间。基于频率响应法测试了微测辐射热计的有效热响应时间。通过用电阻温度系数对自热效应进行补偿,可以精确测量物理热响应时间。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偏置电流下测得的物理热响应时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