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安徽测震台网速报地震时所承担的工作,以及安徽省地震速报平台的开发背景.简要介绍了安徽省地震速报平台软件的基本功能,以及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所涉及的难点,详细地阐述了开发过程中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程序讲述了程序投入测震台网试用后取得的效果,以及对测震台网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进行地震定位获得震源参数的快速性和精确性是地震定位的关键性指标,震源参数的最佳值往往都是通过反复修定初定震源参数而获得.非线性算法在函数优化和搜索方面表现出快速的收敛速度和高精度的目标值的优势.基于非线性算法这两点的优势,研究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等3种非线性算法在修定初定震源参数中的理论应用,以期望进一步提高获得震源参数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震情信息的服务能力,实现地震信息快速查询及震后图形产品的产出与发布,通过对地震编目数据的快速访问,应用Delphi、Java、GMT、Matlab等技术手段有效地在Windows应用程序中实现简单易操作的地震信息查询及地震信息绘图,实现地震事件的快速查询、自定义格式下载,M-T图、H-T图、地震多维度分布图等各类应急图件的一键产出.  相似文献   
4.
测震台站安装升级JOPENS6.0测震系统,省局台网中心部署服务器通过C/S构架进行数据统一管理.通过C/S构架对测震台站数据进行管理,台网给各台站配备用户,分配用户权限,各台站用户权限可以调用台站数据,分析地震和提交编目,并实时汇集到中心服务器.  相似文献   
5.
5G新型双工演进技术将在TDD频谱上引入基站侧子带不重叠全双工制式,以迎合万物智联和工业互联网对低时延和大上行吞吐量同时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基站间交叉时隙干扰问题,使能公网和专网采用不同的TDD上下行时隙配比的组网方式。为满足5G新型双工演进技术的未来部署需求,对TDD宏微异时隙组网和子带不重叠全双工制式的潜在部署场景和相关干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潜在可行的干扰抑制方案,并通过链路预算、仿真评估和样机验证等形式论证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油箱液位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鑫  韩成成  卢翌 《电子科技》2012,25(8):144-146
从目前国内外汽车油箱液位测量技术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油箱液位测量常见的几种方法和原理,并对各种方法和原理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展望了液位测量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Z轴完全差分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交错梳齿、两组对称可动梳齿通过挠性梁连接在固定衬底上,对称布局使结构稳定并解决了X和Y轴向对Z轴向加速度检测的耦合干扰。对传感器在敏感方向加速度作用下的偏转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理论模型并对其求解。对传感器在非敏感方向加速度作用下的扭转变形进行分析,计算该扭转对Z轴检测产生的干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使传感器在设计的量程范围内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利用ANSYS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31 fF/g,验证了本设计分析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地震业务工作信息化程度,实现地震台站监控自动化、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地震监测数据流程业务链,重点抓住地震业务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聚焦"台网监控、快速定位、震情服务、综合展示",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建设地震台站运行监控平台,构建安徽台网中心信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虚拟测震台网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利用地震观测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建成的虚拟台网,不仅提高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还为市县地震局和台站完善了其监测预报体系,提供了研究地震相关学科的基础资料,促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