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执行器饱和非线性Hamilton网络控制系统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该类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不确定的网络时延及丢包,待设计的控制器受到饱和因素的约束,且系统的外部扰动范数有界但统计特性未知。结合Hamilton系统结构特性,当网络时延和连续丢包有界时,将网络时延和连续丢包转化为时变时滞,应用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理论来分析和设计H∞控制器,使其满足H∞性能指标,控制器中的未知参数通过求解不等式来确定。算例分析与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对单输入控制饱和离散系统来讲,若线性系统可被某状态线性反馈,介入反馈后系统的稳定性或为全局渐近镇定,或降为区域渐近稳定.本研究给出了简洁判据,且对后者计算其不变吸引椭球;在此基础上用迭代法求取使椭球尽量大的反馈增益;对于多输入控制饱和离散系统,给出了区域渐近稳定吸引域的描述.最后用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执行器饱和单输入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线性系统可被某状态线性反馈全局渐近镇定 ,饱和介入反馈后 (具有反馈的 )系统稳定性或得以保持 ,或降为区域渐近稳定 .本文作者就这一问题给出简洁判据 ,且对后者计算其不变吸引 (超 )椭球 ;在此基础上用叠代法求取使椭球尽量大的反馈增益 ;最后用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4.
利用矩阵半张量积方法研究了多变量模糊系统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并得到了若干新的结果.首先给出了模糊规则新的表示形式,基于该表示形式,构造了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结构矩阵,将复杂的模糊推理转变成了简单的代数等式.然后当模糊控制规则不完全时,建立了最小入度控制算法;当模糊控制规则不一致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到并行混合电动汽车(PHEV)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的教学计划要求,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实践证明改革方案正确,教学效果显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控制饱和单输入状态反馈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还是区域渐近稳定的充分性条件,且对区域渐近稳定的情况计算其不变吸引椭球,运用Ricatti方程迭代法设计控制器以使所得椭球尽量大;对多输入控制饱和系统输出反馈系统,给出其吸引域的描述;最后用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改进项目教学法流程,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选题、设计过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中国大学MOOC线上学习平台,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和深入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单一性缺陷,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与有效互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复杂、方法多样、课时少等特点,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基于任务驱动法设计教学环节,形成环环相连的教学体系;采用理论分析、EDA仿真、实验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实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课上课下相融合,理论与实验相融合,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知、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效果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含饱和状态反馈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As saturation is involved in the stabilizing feedback control of a 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 the original global-asymptotic stabilization (GAS) may drop to region-asymptotic stabilization (RAS). How to test if the saturated feedback system is GAS or RAS? The paper presents a criterion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and describes an algorithm to calculate an invariant attractive ellipsoid for the RAS case. At la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is shown with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