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51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华北油田水驱开发晚期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大型地下储气库,对保障京、津、冀等地区安全、平稳供气,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前期对华北任11井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已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但没有解决工作气量、气垫气量优化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国外含水层储气库注采运行的经验,在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描述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预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随油气界面下移,气库能达到的最大工作气量和相应气垫气量。通过实例求解得出注气增压系数对工作气量及其在库容量中所占的比例影响较大。随着注气增压系数的增大,工作气量及所占的比例迅速增加,气库效率随之提高,因此,提高注气增压系数是提高裂缝性碳酸盐岩块状底水油藏储气库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杰明  李志能 《电子器件》1994,17(3):105-109
真空微电子荧光平板显示器件的实验研究刘杰明,李志能,陈秀峰(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关键词:真空微电子,反应离子刻蚀一、引言近十年来,随着真空微电子学的崛起,利用微细加工技术,使真空元器件集成化和高性能化已成为可能,一种新型场致发射阵列真空荧光平...  相似文献   
3.
混合溶剂法脱除软沥青的喹啉不溶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沥青中含有较多的喹啉不溶物会影响炭材料的性能。以软沥青为原料,采用混合溶剂离心法对其进行脱除喹啉不溶物试验研究。考察了芳烷比、溶剂比、离心时间、离心温度对精制沥青的喹啉不溶物含量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芳烷比一定时,精制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和收率随溶剂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溶剂比一定时,精制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和收率均随芳烷比的增大而增加;离心时间越长,所得精制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越低,收率也越低;离心温度升高,有利于喹啉不溶物脱除,离心温度的较优选择为80℃。通过调整混合溶剂的比例,可以方便地控制净化过程的收率和喹啉不溶物含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纯铁粉末(α—Fe,纯度为99.9%)作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5.7GPa,1370℃~1650℃),石墨碳一纯铁体系中金刚石单晶的生长特性。通过光学成像显微镜观测表明,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呈浅黄色,晶形完整,且多为八面体,粒度约为0.2~0.3mm。通过穆斯堡尔谱对晶体内部的杂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合成样品中除有少量的α—Fe外,其杂质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铁(Fe3C)。我们根据Fe—C相图对碳化铁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Fe—C相互作用较强,在金刚石生长过程中,Fe元素容易以包裹体的形式进入金刚石内部。在降温的过程中,金刚石内部分离形式的Fe和C以碳化铁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再生长烧结方法,采用细粒度金刚石微粉作原料,铁基金属微粉作烧结助剂,在六面顶超高压设备上进行了金刚石聚晶的制备。研究了铁基金属和金刚石微粉体系再生长烧结的温度压力条件,并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ray衍射、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金刚石聚晶样品进行了内部成分和微观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8GPa,1550℃条件下制备的PCD材料内部比较均匀致密。X—ray衍射和Raman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更高的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内部有少量的石墨化。另外,样品内部还有部分碳化铁的存在。因此,我们认为,用Fe基烧结助剂制备的PCD材料内部除存在金刚石的自成键外,还有金刚石与金刚石之间通过铁碳键把金刚石烧结在一起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现存的标准管理系统中可维护的只是标准的结构化信息,并不能反映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的阶段信息,无法跟踪标准修订的历史。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符合CNONIX(China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标准维护需求、基于标准内容动态维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首先将不同版本标准的内容分别以二叉树的结构组织起来。然后对两棵二叉树中对应节点的内容进行比对,针对节点中变化的属性进行兼容性测试。最后,将标准的修订历史和兼容性测试结果清晰地呈现给用户,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喹啉不溶物(QI)是煤焦化过程中带入的固体杂质,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的脱除对于煤沥青的深加工非常重要。采用溶剂沉降法脱除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考察了溶剂配比、沉降温度、沉降时间以及溶剂种类对净化沥青QI含量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QI的脱除,当温度达到160℃以上对沉降的影响较小;以洗油与煤油调制的混合溶剂较单纯溶剂油有更好的沉降效果;沉降时间越长,QI脱除率越高,净化沥青的收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工业甲基萘和工业苊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甲基萘可以通过洗油直接精馏分离,工业苊主要通过精馏和结晶相结合的办法来提取。以脱萘之后的洗油为原料,用三炉三塔精馏,分别提取70%以上的工业甲基萘和55%以上的苊馏份,然后再通过结晶得到90%以上的工业苊。利用Aspen Plus软件工具,按照回流比最小,即消耗最低的原则对工业甲基萘和苊馏份的精馏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和优化,确定了3个精馏塔各物料最佳进料位置、最佳采出位置、采出量等。模拟结果与工业化实施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Triangular and hexagonal CdS nanoplates, with average size about 100 nm and average thickness range from 10 to 30 nm,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acrylic acid) (PAA) assisted hydrothermal process at 180 °C.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CdS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UV–vis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reveals that the products show a strong quantum size effec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dS nanoplates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基于RBF的模糊神经网络设计与仿真分析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图形用户界面GUI结合模糊控制规则表给定的输入/输出样本数据设计、构建RBF模糊神经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动态性能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RBF的模糊神经控制器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