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广燕  刘三兵  裴峰  陈效华 《电源技术》2015,(4):680-681,735
以Li Ni0.5Mn1.5O4为正极、石墨为负极,制作Li Ni0.5Mn1.5O4/C全电池。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循环伏安(CV)、能谱仪(EDS)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储存前后的电极活性物质结构和表面状态的变化,测试Li Ni0.5Mn1.5O4电池储存前后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不同荷电态储存后电池容量衰减情况及其相关机理。研究表明,满电态储存后容量衰减最大,达到14.1%,25%荷电态储存后容量衰减最小,为5.9%。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结果表明,储存后Li Ni0.5Mn1.5O4尖晶石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塌陷;Ni2+和Mn4+发生溶解,并在负极析出;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储存后电极极化增大。  相似文献   
2.
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能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然而,电动汽车淘汰下来的剩余容量为80%左右的动力电池的回收以及梯次利用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综述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研究进展,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无毒、环境友好、理论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综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LiFePO4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改性研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C/C复合材料表面HAp涂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碳/碳(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涂层,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表征,重点研究了水热温度对HAp涂层晶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HAp涂层的沉积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Ap衍射峰有所增强,结晶程度变好,涂层更加致密和均匀;涂层的沉积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涂层的沉积活化能为25.89kJ/mol。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移动电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的显著优势,且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因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焦方方  朱广燕 《陶瓷》2007,(8):9-11
叙述了泡沫陶瓷的特点和制备工艺,列举了泡沫陶瓷的主要应用领域,最后展望了泡沫陶瓷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涂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沉积电压对HAp涂层晶相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HAp涂层的衍射峰强度有所增加,涂层结晶程度变好,涂层更加致密和均匀;涂层的沉积量和结合强度随着沉积电压的升高而增加.在沉积电压为10V时,涂层的厚度达到了60μm,结合强度为19.8 MPa.  相似文献   
8.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表面HAp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指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是目前该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前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水热电沉积解决此问题的新方案.最后,展望了C/C复合材料表面HAp生物涂层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表面HAp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指出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是目前该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前人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水热电沉积解决此问题的新方案。最后,展望了C/C复合材料表面HAp生物涂层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