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针对地面光伏电站常见的光伏组串接地故障,提出一种快速、实用的判定方法。摘要:  相似文献   
2.
超超临界机组P92钢薄壁主蒸汽管道运行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华能玉环电厂2台超超临界1000MW机组,构建了高温高压管道状态监测寿命安全管理系统.利用所获得的部件实际全作用载荷谱,针对常规持久强度和下限持久强度2种材料蠕变损伤规律,考虑薄壁和正常(厚壁)2种壁厚,分析研究了几种组合条件下,P92钢主蒸汽管道的运行安全性和预期使用寿命.研究表明,在目前实际"薄壁"P92钢管道和样本运行载荷谱载荷作用条件下,主蒸汽管道有约12万h的运行寿命.全作用载荷谱的获得,为确定电厂高温高压部件实际运行载荷,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华能玉环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的高温高压管道部件状态监测寿命安全管理系统(CMLMS)的运行流程和功能以及应用结果.CMLMS的构建和应用表明,可根据CMLMS对高温高压部件的运行监督、寿命管理和安全性方面作出评定,对高温高压管道部件进行全作用载荷谱和寿命损耗等监测管理,对大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裘立春  洪道文  常毅君 《浙江电力》2011,30(1):23-26,49
火力发电厂燃用大量的进口煤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横向比较了1 000 MW机组的炉膛特征参数,重点研究了印尼煤、扎煤、澳煤的燃烧特性。由于扎煤具有高氧化钠等特征,认为在已经大量使用印尼煤的前提下,燃烧扎煤会影响发电厂的安全性,燃烧煤种的变化也会对锅炉运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华能玉环电厂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达到16 000 h的P92取样管段进行化学成分、室温拉伸、600 ℃拉伸、冲击性能、断口特征、硬度检测等试验。试验表明:P92钢运行16 000 h后室温抗拉强度和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分别达703、543 MPa;高温(600 ℃)下的非比例延伸强度值依然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冲击吸收能量在160 J以上,冲击韧性未明显降低;冲击试样的断口显示出韧性断口的宏观特征;析出相主要为M23C6型碳化物,其次为MX相,还含有Fe2W型Laves相。  相似文献   
6.
针对玉环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煤粉分配器、煤粉管弯头、波纹管补偿器经常发生泄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煤粉分配器、煤粉管弯头泄漏是该设备的生产工艺、粘贴胶泥选型及制造细节上的不当造成的;而波纹管补偿器发生泄漏的原因是该设备存在的不足,加之支吊架失效与损坏,煤粉管道的轴向及径向补偿要求超过实际补偿能力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在订购新设备时,从设备制造选用的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再到制造细节上均应进行严格把关,结合机组的大小修对该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事实证明,该方案收效明显,治理经验对相似电厂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取样管泄漏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取样管进行了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以及管系应力计算,发现取样管泄漏原因为焊接热影响区IV 型蠕变开裂,其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管系布置的柔性不足导致二次应力过高。建议对P91 等马氏体钢管道,须重视支吊架的合理设置和维护检修,以防管道发生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8.
锅炉受热面风险维修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根据评价后的风险级别来优化维修策略.其中锅炉受热面半定量方法尤其适合电厂检修人员使用.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某电厂超临界机组受热面检修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对某超超临界锅炉在安装期间发现裂纹的水冷壁鳍片和管子进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示波冲击、显微硬度、金相组织、断口形貌试验等分析,得出鳍片部位存在折叠和微裂纹等轧制原始缺陷。诱发鳍片与管子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并扩展的主要原因是鳍片硬度高、脆性大,而且存在原始缺陷;次因之一是鳍片与管子的焊接质量差、氧气切割时产生热应力,在切开的尖锐的直角缺口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鳍片在缺口处开裂并扩展;次因之二是水冷壁管屏在生产工地到安装工地的吊装及运输过程中在二次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多次振动和冲击,在裂纹的启裂部位产生弯矩和扭矩,导致裂纹迅速开裂并扩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