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邵艳  戴辉  张适适 《广东化工》2016,(6):175-176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糕点类食品中β-胡萝卜素的方法。样品经氢氧化钾和脱醛乙醇溶液皂化,石油醚提取和三氧化二铝柱纯化后,以洗脱剂定容,以Eclipse XDB C8色谱柱分析,甲醇∶乙腈(10∶90)为流动相,在1.2 m L/min的流速下,选择448 nm检测。β-胡萝卜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0.0%~95.7%,变异系数为1.2%~2.6%,线性范围为1.0~50.0μg/m L,相关系数为0.9974,方法的检出限为1.0 mg/kg。该方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满足实际样品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两种手性毛细管柱B-PM和B-TA对γ-内酯的拆分性能。采用AgilentGC 689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仪器操作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0.8 mL/min。分流比100∶1,柱温采用恒温。对沸点较低的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和γ-癸内酯,柱温设置为130℃,对沸点较高的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柱温设置为170℃。样品为质量分数约0.2%的乙醚溶液,进样量0.4μL左右。手性柱B-PM能对γ-庚内酯、γ-辛内酯和γ-壬内酯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对γ-癸内酯只能实现基本分离,分离度为1.18;而对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分离度均小于1,不能实现基本分离。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手性柱B-TA能对上述6种γ-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都大于3。  相似文献   
3.
以丙二酸和脂肪醛为起始原料,通过Knoevenagel缩合、酯化、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消除和还原五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光学活性的γ-内酯.首先丙二酸与脂肪醛在哌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E)-3-烷烯羧酸,产率70%左右;(E)-3-烷烯羧酸转化为甲酯后,用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试剂AD-mix-α或AD-mix-β氧化,得到光学活性的3-羟基-4-烷基-γ-内酯,双羟基化反应产率85%左右;将3-羟基-4-烷基-γ-内酯的羟基转化为甲磺酸酯后,通过消除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4-烷基-α,β-不饱和-γ-内酯,产率80%左右;然后用Pd/C催化加氢还原,得到光学活性的4-烷基-γ-内酯,产率90%左右.所有产物的结构都通过1HNMR或GC-MS进行了确认,最终产物的对映体过量(ee)值通过手性GC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张适适  田红玉  孙宝国  彭娟  杨涵 《精细化工》2006,23(11):1125-1127
以脂肪醛与丙二酸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反应制备了(E)-3-烷烯羧酸,反应以二甲苯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进行。考察了哌啶、吡啶及4-二甲氨基吡啶(DMAP)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哌啶催化时,反应产率最高,可达70%左右,(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可达12/1以上;DMAP作催化剂,产率较低,在60%左右,反应选择性略高于哌啶;吡啶作催化剂时产率最低,反应选择性也最差,(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只有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