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进一步提高高含水期油田的采收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重要问题。笔者在岩心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周期注水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机理,以及对不同地质条件油藏的适应性。2000年在文25东油藏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控水稳油效果,是提高含水期油田采收率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焦炉烟气脱硝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控制焦炉烟气氮氧化物生成的低氮燃烧技术和焦炉烟气脱硝技术,阐述了干法和湿法烟气脱硝技术的适用性和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宝钢的蒸汽多管回转煤调湿工艺于2008年4月投入运行,试生产阶段干燥机出口氧含量超标、波动大,烟气露点温度高,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干燥机及除尘设备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明一东油田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5.
明一东油田注水开发后期,针对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注采完善和细分层系注水,建立适应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系统,配套应用适合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的工艺技术,实现了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大型化是发展的趋势,阐述了煤气净化系统大型化的优势,并对湛江钢铁公司煤气净化系统投产以来的生产调试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处理能力为1.7×10~5 m~3/h的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在湛江钢铁公司成功应用,焦炉煤气的H_2S含量全年小于100 mg/m~3,其他各项指标也均达到了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良华  陈辛波 《机械设计》2005,22(Z1):239-240
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电动轮麦弗逊悬架模块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参数化模型,找出对转向特性影响较大的参数,并对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块化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油层封堵方法自身的缺点,投入成本大,耗时长、占产多及井况要求严格等不足,采用填砂封堵油层技术进行试验和应用,可适用多种油水井措施,现场应用表明该工艺简单适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选定STD+I煤调湿工艺与住友成型煤工艺,通过项目投资、工程占地、运行成本、节能效果、增产效益等多方面比较,表明煤调湿工艺更节能,生产运行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0.
明六块为文明寨油田最复杂、最破碎的断块,由于老区注采井段长,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新扩边区层系单一,含水大幅度上升,2007年自然递减达到25.89%,含水上升率2.78%,油藏开发效果明显变差。2008年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以提高层间动用为目标,在构造复杂区、井网损坏区以及同一套层系内、砂组、小层间寻找剩余油潜力,应用集成配套工艺技术实现层间转移,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