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栲胶是一种传统的生物质化学品,目前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必需开辟新的用途.对杨梅栲胶(MT)改性前后对水泥体系的减水分散性能,以及改性栲胶(SMT)与萘系减水剂FDN的配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T经改性生成SMT后,其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缩短,在水泥中掺量为0.5%时,混凝土减水率由7.8%提高到13.9%,28 d混凝土抗压强度比由101.4%增长到142.9%.SMT与FDN配伍后能降低FDN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损失,延长水泥净浆凝结时间.FDN与SMT按7:3质量比配伍后的混凝土减水率达18.4%,28d混凝土抗压强度比达到155.0%,而FDN的混凝土减水率为18.2%,28 d混凝土抗压强度比为131.8%.栲胶改性后作为混凝土缓凝减水剂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4.
木质素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制备木质素基树脂.研究了木质素基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重金属离子Pb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的聚合条件为:液体石蜡与反应水溶液的相比为3:1、分散剂占有机相百分含量为2%、温度为90℃、盐酸浓度为3mol/L、甲醛占木质素磺酸钠百分含量为9%、聚合时间为2h.30℃时,所制备的树脂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33.6523mg/g和30.12mg/g.所制备的木质素基树脂有大量羟基和磺酸基等含氧基团存在,非常有利于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木质素基树脂的比表面积为0.0963m2/g,孔容为0.002389cm3/g,平均孔径为99.2208nm,表明该树脂具有大孔树脂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缓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是一种具有缓凝性能的新型高效减水剂,研究的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分散能力强,流动度损失小,120min内相对流动度损失率仅为7.7%,远小于萘系减水剂FDN;掺加0.5%ASP的水泥净浆初凝和终凝时间较空白分别延长1h 55min和6h 30min,水泥水化放热峰较空白推迟约7h,但不能明显降低水化放热峰值;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为空白的1.38%,其混凝土试块微结构比掺FDN的试块更为均匀、细密,基本上已看不出网状结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适合配制用于泵送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苯酚和甲醛残留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的合成工艺,通过IR和GPC研究了其结构、分子量及分布。结果表明:反应物配比、时间、pH值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影响产品的分散性能及残留苯酚和甲醛质量分数。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n(对氨基苯磺酸钠)∶n(苯酚)∶n(甲醛)=(0.75—1.0)∶1∶(2.5—5.0),溶液pH值为8.5—11.4,反应时间2.0—3.5 h,反应温度为80—95℃。在此条件下合成的ASP中残留苯酚和甲醛质量分数远低于树脂类产品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8.
较系统地研究了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对水泥体系的保塑性能、在水泥表面的吸附层厚度、ξ-电位及对Ca2 的络合能力,并与萘系减水剂(FDN)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SP具有使水泥净浆流动度和坍落度损失小、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等性能.由于ASP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层较厚、空间位阻较大、溶剂化层较厚及ξ-电位较稳定等原因,阻碍了水泥颗粒间的凝聚;同时由于ASP含有的—OH,—NH2等官能团与水化产生的Ca2 形成不稳定的络合物,抑制了水化产物C-S-H,Ca(OH)2和钙矾石等结晶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故ASP具有良好的保塑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蘑菇酪氨酸酶为靶点,采用抑制动力学、荧光光谱分析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系统研究鞣花酸(ellagic acid,EA)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体外研究与动力学结果表明,EA以可逆的混合型抑制方式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C50=0.05 mg/mL),其结合常数KIIS,表明EA与游离酶的结合比与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更紧密。荧光光谱猝灭分析表明,EA与酪氨酸酶存在静态猝灭作用,两者通过自发的吸热过程结合生成复合物,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只有1个或1类结合位点。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EA使酪氨酸酶的微环境极性增大,疏水能力减弱,酪氨酸酶的Trp残基更靠近结合位点。分子对接模拟分析进一步印证上述实验结果,形象地表明EA对酪氨酸酶为混合型抑制,EA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与游离酶或酶-底物复合物进行结合,最终导致酶活性降低。本研究对EA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保鲜剂的各种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材,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鞣花酸复合微球.考察了微球的形态,测定了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鞣花酸复合微球呈球形,表面有褶皱;对浓度为4 g/L的鞣花酸分散体系,载药量为14.36%,包封率为86.16%;微球在不同pH介质溶液中鞣花酸的释放有明显差异,在较强酸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