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偶氮二甲酰胺(AC)为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采用模压法制备聚丙烯/木粉发泡材料,并对不同木粉含量的发泡材料的准静态压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粉加入后发泡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杨氏模量、屈服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添加了木粉的试样随着木粉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添加量为30份时达到最大值;另外,随着压缩速率提高,发泡材料的杨氏模量、屈服强度及密实化起始应变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胡圣飞  朱贤兵  胡伟  陈祥星  王雄 《塑料工业》2012,40(6):57-60,83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为助交联剂,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了DCP用量对PP的流变性能、材料的热性能及发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与TAIC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PP交联,从而制得有一定凝胶含量的HMSPP,同时材料的耐热性也得以提高,当DCP用量为0.8份,TAIC为3份时,制备的HMSPP,挤出发泡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触变性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触变性是流体粘度随剪切时间变化的响应行为,研究对象是非牛顿流体.介绍触变性的概念、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触变机理和触变性的测试方法,最后举例说明触变性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硅烷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g-Si)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丙烯(PP)/POE-g-Si/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POE-g-Si对PP/木粉复合材料的晶态结构、界面相容性、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入POE-g-Si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PP中β晶型消失,结晶度由71.50%降至61.91%,木粉与基体界面处出现横晶;α,β转变峰均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冲击性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双组份硅橡胶为基体,镍包石墨为导电粒子,制备了双组份硅橡胶/镍包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导电粒子填充量对复合体系触变性能及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并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和应力松弛模式中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触变指数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填充量会使体系的流动性变差;当填充量介于50%~54%之间时,复合材料显示最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复合材料在蠕变和应力松弛过程中的电阻均随时间而下降。温度越高,电阻下降越明显,表现出很明显的PTC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出高发泡倍率的聚丙烯(PP)/木粉复合泡沫材料,对其在制备过程中所面临的发泡剂分解温度太高、PP熔体强度过低及木粉与PP界面相容性差这三大关键难题进行分析并解决。结果表明:当活化剂ZnO添加量为发泡剂AC的0.3倍时,AC分解温度符合发泡过程的要求,提高温度有利于缩短发泡剂分解前诱导期及发泡剂的分解时间;交联剂添加量为9份,助交联剂添加量为7份时,材料的交联效果最好,交联时间控制在7min左右最佳;当偶联剂添加量2份时处理木粉最为合适,此时木粉与PP的界面相容性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压法制备了高发泡倍率的聚丙烯基木塑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及木粉添加量对材料密度、泡孔形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先下降后上升,7.5份时降至最低;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泡孔形态、表观密度均先变好后变差,在20份时达到最优值,而材料的吸水性能则随之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8.
加工时间对木粉/PP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圣飞  陈祥星  赵敏  李慧 《塑料工业》2012,40(7):63-66,107
以硅烷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Si)为增容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加工时间对木粉/POE-g-Si/PP复合材料晶态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及界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由于剪切作用,处于界面处的相容剂POE-g-Si向PP基体树脂渗透,界面层厚度变小,且POE-g-Si粒径也随之变小,分布也更加均匀;而木粉/POE-g-Si/PP复合材料的晶态结构却无变化;同时,木粉/POE-g-Si/PP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也随之增强,这主要取决于木粉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作用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压法制备木粉/聚丙烯复合泡沫材料,并对不同木粉含量的泡沫材料进行静态压缩、循环压缩、压缩蠕变、动态热机械分析的测试,探讨了不同木粉含量的木粉/聚丙烯复合泡沫材料的能量吸收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木粉/聚丙烯木塑复合泡沫材料的能量吸收量、能量吸收效率参数、松弛率、循环损耗量、动态力学性能等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木粉质量比为30%时泡沫材料吸能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